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人物

陈范兴

[汨罗市长乐镇故事会传承人]

陈范兴为[汨罗市长乐镇故事会传承人]

  陈范兴 汨罗市长乐镇故事会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陈范兴,汉族。1963年由父亲陈斌泉传艺开始学习踩高跷,高度由一米起至1970年高度已达4米,徒手行走,并能做出扭、跳、弯腰、后仰等各种惊险动作。1965年他从梁作林(已故民间艺人)学习故事小锣鼓套路,至1968年已掌握小锣鼓整套打击技艺,套路如:“长鼓溜子”、“狮子滚球”、“喜鹊噪梅”、“得胜令”、“金蛇狂舞”等。
  1966年从李宗勉(民间艺人)学习扎“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的各项制作,彩绘、造型等技艺,至1976年已基本掌握各种扎故事技能。1968年从李宗勉(已故民间艺人)学习戏剧脸谱化妆,掌握生旦净丑各类戏剧人物脸谱100多个。同年从陈青大(已故民间艺人)学习自商、周、秦汉至清代各著名历史典故(故事)的名称、人物的表现内容,计380余项。
  如:商朝的《子牙下山》、《父王贤访》。
  春秋战国时《将相和》、《程婴救孤》
  秦汉时的《孟姜女》、《大泽龙蛇》
  三国魏晋时《群英会》、《禅台报》
  隋唐时《四明山》、《打金枝》
  宋元时《杨家将》、《六月雪》
  明清时《二进宫》、《郑成功》
  通过十多年的学习与实践,陈范兴基本上全面传承了故事会的各项内容,表现手法和制作技艺。特别是2006年他担任长乐故事会总会长(分为上、下市街两个分会)以来更是多次成功组导了参加省内外的各种演出表演。2006年应邀赴广东参加“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大巡游活动表演”,“高跷队”被中外人士誉为“中华第一高”(最高4.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