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温州市> 瑞安人物

陈黻宸

[公元1859年-1917年]

陈黻宸为[公元1859年-1917年]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晚年改名芾,瑞安人。清光绪五年(1879)始,在书院任教,培植家乡子弟,历时20年。二十四年,任上海速成教习学堂教习。二十六年,任杭州养正书塾教习,“陈夷夏文野之义,于五胡、金、元之迹反复而不厌,又以孟轲、邓牧、黄宗羲之说敷引于讲席之间”。二十八年五月发生学潮,率学生马叙伦等数人离校,在上海主编《新世界学报》,所著《经术大同说》、《独史》、《德育》、《地史原理》等文,尚书张百熙叹为“一代绝作”。
  二十九年(1903),进士及第,授户部贵州司主事,寓居北京,历任京师大学堂师范科教习、学部京师编译局总纂、京师译学馆教习及旅京浙学堂正总理。
  三十二年(1906)十月,离京任两广方言学堂监督兼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告诫学生“学无中西,惟求有用”。在南武公学讲学,极力反对程朱理学。宣统元年(1909)十月,当选浙江咨议局议长,要求议员“尽心为民请命”。次年九月,为首抗议清廷将商办的浙省铁路收归国有,迫使抚院代奏。武昌起义爆发,号召绅民设立省城民团,准备发难,因风声走漏,计划流产。杭州光复前夜,曾应邀劝说旗营协领贵林投降,贵林就约,杭州不血刃而定。旋遭陈时夏、褚辅成等诬陷,谓黻宸“反对民军,与旗人私通”,“谋充民政部长”,在杭无法立足,贵林等亦被背信杀害。
  1912年初,在温组织民国新政社,发刊《东瓯日报》。3月,推章炳麟任社长,自任副社长,又遭褚辅成等反对。1913年春,当选众议院议员,并受聘担任北京大学史学和诸子哲学教授。10月,联合国会内政德会等五政团议员组织大中党,旨在“巩固共和,保持统一”,后因袁世凯解散国会而解体。1915年8月,坚决反对袁世凯阴谋复辟。在北京大学讲学期间,著有《中国通史》、《诸子通义》、《老子发微》、《庄子发微》及《中国哲学史》等讲义多种,著名学者许德珩、冯友兰和金毓黻等都出其门下。1916年夏,回乡望兄弟疾病,辞世。遗著《陈黻宸集》(陈德溥编),199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列入“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同年(公元185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