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曹伯韩

[公元1897年-1959年]

曹伯韩为[公元1897年-1959年]

  曹伯韩
  (1897~1959)
  曹伯韩,原名典琦,长沙县路口台田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1912~1919年先后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湖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1年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毛泽东、何叔衡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兼任附属学校教员。自修大学被封闭后,他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创办的湘江中学教师兼代理教务主任。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冬任中共湖南区委宣传部长并主编《战士》周刊,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任宣传部党报。1930年12月,在全国总工会工作时被捕,关在上海漕泾监狱。任敌人严刑逼供,他坚不吐实,被判刑6年,在狱中气喘病发作,多次昏倒。1933年他转苏州反省院后,为了急于出院就医,写了一篇《土地问题与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违心的攻击。
  次年夏,他被保释出狱后仍留上海以写文章维持生活,参加了通俗化座谈会和哲学、自然科学通俗化的团体及新文字运动,1935年在上海参加了文化界救国会和左翼作家联盟。
  “七七”事变后,他回长沙参加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1938年秋应吕振羽之邀任武冈塘田战时讲学院教员并代理教务长,该院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闭后去桂林参加胡愈之等创办的文化供应社任。“皖南事变”后他去香港任范长江、张友渔主持的《华商报》电讯翻译工作,后辗转于香港、桂林、昆明、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教育工作。1944年,在由桂林去昆明途中,贫病交迫,爱人及幼子均客死于宜山。
  日本投降后,他任教于桂林师范学院,1946年参加民主同盟。此时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李敷仁等,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被迫再次去香港,在徐伯昕、胡绳、孙孟起组织的持恒函授学校工作,并参加香港新文学会。1949年8月,他到达北京,担任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通俗读物编审处处长,翌年底担任人民出版社第二室主任,1951年-育部工作。次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他任秘书处副主任,从此致力于文字改革工作。1954年,该会改组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他以研究员身份,先后担任汉字整理部副主任和第二研究室主任。其著作有:《美帝怎样侵略东南亚》、《民主讲话》、《青年自学论丛》、《语法初步》、《中国文字的演变》、《语文问题评论集》、《论新语文运动》等。
  1959年,曹伯韩病逝于北京。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