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潍坊市> 寒亭人物

张同和

[公元1902年-1966年]

张同和为[公元1902年-1966年]

  张同和(1902~1966)字喜平。山东潍县(今属潍坊市寒亭区)人。1928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并获博士学位,先留校任教,后任青岛胶济铁路医院外科主任、南京军医学校教务主任兼外科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组建中国红十字会第二十八医疗队并任队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在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施行手术,抢救了一大批为国负伤的抗日将士。上级通知医疗队乘最后一列火车撤离前线,张为多救一些伤员,险些贻误火车开发时间。因成绩卓著,曾获国际红十字勋章一枚。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他辗转到大后方,先后任贵州都匀盐务局缉私队军医处外科医生、重庆南山空军医院外科主任、军医学校西安第一分校外科主任。在西安,经中共地下党员介绍,曾为不少秘密转到西安的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治疗;还以自己并不丰裕的薪俸,周济-到大后方的贫寒学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于1946年赴美留学,专攻胸脑外科。学成回国,和万福恩教授一起,率先从1947年开始在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开展神经外科手术,成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之一。后转入西安陆军医院,任外科主任。长期在国民党军队行医执教,使他对国民党的-、-和腐败,越来越感到厌恶,终于下决心于1948年辞去陆军医院的职务,在成都私立甫澄医院任外科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应西北医学院(即原国立西北大学医学院,1956年又改名西安医学院)之聘又回到西安,任西医外科学教授、外科学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外科主任,主持外科教学和医疗工作。他把自己多年收集的医学精典和自己购买的当时国内还不多见的医疗器械捐给医院和科室,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带领外科的中青年医生,开展诸如胆囊切除、骨髓炎奥尔斯手术、股骨干骨折前田氏固定术等手术,特别是使用当时并不先进的器械成功地施行开颅术,受到国内医学界和卫生主管部门的赞扬。他为了治疗精神0症而进行的前额叶切除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并发表《大脑额叶切开治疗神经0症104例》。他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外科学的开拓者之一。
  张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教书育人,成效显著。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为建设西北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培养外科骨干人才,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突出成绩。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其中像陈向志、王树梓、周宪文、戈治理、贾敬业等一批后来成为外科各分支专业的著名专家,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他的关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专著《脑瘤的诊断及治疗与神经外科患者的处理》、主译的《贺门氏外科学各论》《实用神经外科学基础》,先后由上海广协书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66年1月3日逝世。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对其遗体进行了解剖。他的心脏标本,一直保存在西安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供教学使用。
经历历史事件:

台儿庄大捷 (公元1938年)
相关院校:
西北大学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