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聊城人物

周文乃

[公元1923年-1946年]

周文乃为[公元1923年-1946年]

  周文乃,1923年4月6日生于山东省聊城县一贫苦市民家庭。周文乃6岁随母亲到济南,以后又到浙江嘉兴、山东滨海,小学是在流动中断断续续读完的。1936年,周文乃考入济南第一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文乃随母亲到西安。1937年底他同姐姐周时一起到西北安吴堡青训班学习,第二年2月毕业,转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8年5月,只有15岁的周文乃,由于学习好、思想进步、表现突出,破例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工作需要,周文乃在抗大学习还没结束,就被分配任抗大五大队政治处技术书记;1939年到晋察冀军区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任青年干事;1941年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仍做青年干事工作;1943年2月调任冀东军分区政治部秘书兼组织干事;1944年9月调任第十一团总支书记;1945年2月任第十一团政治处主任。同年8月17日,第十一团奉命从遵化一带出发向热河挺进,收缴日伪武装。10月,周文乃任第十一团副政治委员。部队在平泉一带迅速得到发展和加强,奉冀热辽军区指示,在第十一团和第五十一团基础上,扩编为冀热辽第二十五旅,周文乃任旅政治部主任。不久,大批从延安和晋察冀军区来的干部,源源不断地到达热河,干部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第二十五旅改编为热河纵队第三旅,周文乃先后改任旅政治部副主任、第八团政委。
  周文乃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1942年秋天,恶性疟疾侵袭他三个多月。当时在日伪-下,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形势异常恶劣,没有粮食,没有药品。他连续发高烧,头晕目眩,不能吃、也不能睡,有时甚至整天失去知觉。年底,他病刚好不久,军区决定调他到冀东工作,出发前又染上了黄疸病,眼球和全身皮肤发黄,体力极度衰弱。当时由晋察冀到冀东,必须通过敌占区的层层-线,但周文乃病情略好后,便毫无畏惧地和去冀东工作的同志们一同踏上了征途。
  到冀东后,周文乃体力尚没完全恢复便主动到部队参加对敌作战。1943年4月,队伍刚到热河瀑河川驻下,第二天喜峰口外宽城据点的日军就出动100多人前来“扫荡”。周文乃带病指挥战斗,深入班排鼓舞指战员士气。经一昼夜苦战,除三个日兵逃窜外,其余全部被就地歼灭。1944年5月,敌人向迁安、遵化一带游击区“扫荡”,我军经一天一夜急行军到达塔头村,疲劳已极的指战员刚一住下,就被一个团的敌人包围了。周文乃镇定自如地指挥部队,突破敌人薄弱点,杀出重围,无一伤亡,胜利转移。
  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党中央毛主席发出扩大解放区的号召。这时周文乃是第十一团政治处主任,军区决定该团北越长城,挺进伪满洲国,把我军的尖刀插进敌人心脏。第十一团第一连、第四连、特务连及三区队千余人,6月20日左右以连为单位,从三屯营一带出发,经洒河桥,出喜峰口,而后沿三岔口、车河堡、四道沟,过五指山到兴隆县羊羔峪等地活动;后来又向东奔宁城、赤峰一线挺进。周文乃注重深入连队,向干部战士进行思想动员工作。虽然部队处于敌人前堵后截的包围中,天天行军作战,得不到休整,但战士们的士气却始终饱满旺盛。
  为了扩大共产党、八路军抗战救国的政治影响,部队沿途打击汉奸恶霸、攻打伪警察局、分驻所和一些小据点及进山“讨伐”的小股敌人,从而鼓舞人民,动员群众团结起来,拿起武器同日伪军作战。每攻克一个据点,俘获敌伪人员,周文乃总是指派干部或亲自召开群众大会,并向敌伪人员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教育他们改恶从善,做有骨气的中国人。每次打开敌人据点,都打开敌人仓库,把粮食分给饥饿的村民。周文乃成功地把政治工作寓于军事工作之中,使军事进展和政治发动齐头并进。部队所到之处,群众抗日热情和必胜信心空前高涨。这次挺进,虽然只有两个月,但其政治影响,却为我军后来解放热河,奠定了基础。
  1946年1月9日,国民党军继占领冀热辽解放区的山海关、朝阳、叶柏寿、凌源之后,又分东、西、南三路,用四个军、三个保安团及800名收降日军的兵力,向承德方向进犯,企图在1946年1月13日停战生效前,占领连接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承德。
  1945年12月中旬,周文乃所在的部队——热河纵队第三旅奉命从朝阳、凌源一带转移到凌南叨噔,经平泉东大岭进驻椤树川,迎击南路北犯之国民党王牌军,即完全美械化装备的九十四军第五师(欠十五团)。1946年2月2日,敌人向东大岭阵地进攻,我军全力反击。从2月26日至3月1日,我军四个旅(热河纵队二、三旅,冀热辽纵队二十七旅,冀东十二旅)在军区-亲自指挥下,围歼这股敌人,毙伤1000多名,其残部仓皇逃窜。在这次战斗中,周文乃不幸被敌炮重伤,壮烈牺牲在保卫热河战役的最前线,时年23岁。
  
同年(公元192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