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宁波人物

周所道

[公元1918年-1982年]

周所道为[公元1918年-1982年]

  周所道(1918~1982年),又名周季鸿,民国7年(1918)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一个工商业家庭。
  民国14年周所道入杭州复兴小学读书。民国27年在杭州之江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后,考取设在贵州安顺的军政部军医学校(国防医学院)。民国32年毕业后,在重庆宪兵医院任上尉内科医师,同年在重庆加入中华医学会为会员。因宪兵医院环境恶劣,技术条件差等原因,周所道开小差逃到贵州姐姐家里,受到重庆宪兵当局的通缉,他改名为周季红,幸免于难。民国34年6月经友人介绍到贵州惠水县卫生院任医师。
  抗战胜利后,周所道眼见国民党政府腐败,发动内战,货币贬值,人民生活困苦,他思想逐渐倾向进步。民国35年2月,周所道随军医学校教务长于少卿,在国民党联勤总部广州医院任内科医师。这年上海等地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反破孩的--运动,周所道深表同情。民国36年3月,周所道受舅父邀请到浙江沈家门存济医院任内科医师。这期间,他曾萌发投奔解放区的念头,但未能实现。民国36年8月,经姐夫介绍在浙江省立医院任内科医师兼浙江医学院讲师。民国37年2月,在国民党联勤总部青岛总医院任少校内科医师。民国38年6月青岛总医院随蒋军逃迁台湾,周所道与妻子左静瑜在临上船那天躲藏起来不走。后因生活所迫,又到福州联勤总部第二肺疗医院任五官科上校医师。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肺疗院,周所道被留用,并安排为医务处代理主任。他深受感动,表示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工作,把技术献给新中国建设事业。1951年1月周所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直属医院任医务副主任,1955年10月调永安专区医院(即现三明市第二医院)任内科主任。
  周所道性格好静,解放前自居清高,专攻技术。解放后,在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政治觉悟逐步提高,以自己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三明市第二医院工作20多年间,他对待病人温暖如春,只要有危重病人,随叫随到,全力挽救。有一次,他正在休息,突然接到永安县医院通知会诊2名重病人,一例是颅内手术休克,一例为二尖端扭转型性心动过速致心室纤颤、心跳呼吸停止。他立即赶赴县医院参加抢救,终于使两个濒临死亡的病人转危为安。他一生抢救危重病人上千人次,为人民的健康献出毕生的精力。
  1962年8月周所道担任医院业务副院长,在任职期间他曾拟定多项医疗规章制度,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他还承担福建医学院、中医学院实习生的教学任务。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常常带病工作。
  周所道从四十年代初从事医疗工作,在内科学系统疾病治疗和防治研究方面都有突出成果。解放前曾在《大众医学》上发表过7篇论文,解放后陆续在《中华医学杂志》和《福建中医药》等刊物上发表25篇论文,另有译文16篇。
  周所道从1955年到1964年曾连续获得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县的医务先进工作者、卫生先进工作者、五好、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1964年6月15日,永安发生水灾,医院受淹,周所道积极抗洪救灾,被评为二等抗灾功臣。
  从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安县委员会成立至1982年间,周所道连任永安县政协第一届至第五届副主席,并曾任永安县人民委员会委员。
  “文革”中,周所道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批判和审查。1980年9月,中共三明地委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1976年8月,周所道因患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症,获准退休。粉碎--集团后,尤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所道病魔缠身,还经常为省立医院翻译医学文献。1980年12月,在永安县第五届政协会议上,周所道又一次当选为人民政协副主席。他十分热心政协工作,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做了大量工作。
  1982年10月18日,周所道患化脓性胆管炎病逝,终年64岁。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