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汕尾市> 海丰人物

周凤

[公元1873年-1973年]

周凤为[公元1873年-1973年]

  周凤(1873~1973)
  周凤,女,广东海丰人。少时因家贫卖身为婢。17岁嫁给大地主彭辛为妾后,仍参加家务劳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丈夫去世,遂负起教养子女之责。
  民国11年(1922)6月,次子彭湃发动海丰农民成立全国最早的农会组织,遭地主豪绅攻击,周也忧心忡忡。但在儿子启发教育下,她的思想开始转变。是年11月,她欣然赞同彭湃当众焚烧自家田契,将土地全部归还农民耕种,并拿出家中钱财作为农-动活动经费。民国12年8月,周得知农会干部杨其珊等25人被捕入狱后受饥挨饿,便支持二媳妇每天给他们捎去米粮、咸菜等物,直到12月杨等获释出狱。民国14年2月,周恩来、彭湃率东征军到达海丰,她积极参加了宣传活动。同年6月东征军回师广州,她家住房为军阀陈炯明部拆掉,东西被抢。民国17年3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失败后,她家重建的房屋又遭烧毁,家产被充公,全家30几口流离四散。年近六旬的周凤带着三儿媳和孙子,隐名埋姓-澳门,靠糊火柴盒,割柴草度日。此期间其长子、长孙、二儿媳等先后被敌人杀害。在重重苦难和悲痛之中,她仍热情接待从事革命斗争的同志,提供食宿,掩护他们的活动。民国18年8月,彭湃牺牲后,她被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接到上海。民国19年,为寻找失散的彭湃遗孤仕禄,她只身返回澳门,被敌人发现抓捕,引渡到广州-了4个多月。后经中共地下组织和友人营救出狱。民国22年,三儿子在战斗中牺牲,儿媳杨华悲痛欲绝,周劝慰她:“革命要用血换来,还要保存自己,把孩子养大。”民国23年,因叛徒告密,她与杨华相继被捕。无论敌人怎样逼供,她都矢口不招,敌人无法只好释放她们。这时彭仕禄也在去福建根据地途中被捕。她设法取得友人帮助将其营救出狱。
  建国后,她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1951年国庆节,随南方老根据地代表团赴京观礼,1956年出席全国烈军属代表大会,受到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接见和合影留念。连续当选为第一至五届海丰县人大代表和海丰县人民政府委员。
  她极关心家乡建设。海丰修建公平大水库时,86岁高龄的周凤7次到工地慰问,还送去自家收获的600斤蕃薯给民工。1961年,为使银瓶矿场一处藏量丰富的矿源得以开采,她毅然决定迁移彭家祖坟。
  在1966年5月开始的“文革”中,她受破孩,被软禁7个多月。1967年底,周凤被省民政厅接到广州居住。1973年3月12日在广州逝世。
同年(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