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仓山人物

郑宗洛

[公元1878年-1959年]

郑宗洛为[公元1878年-1959年]

  郑宗洛(1878~1959年)
  郑宗洛,号障东,福州郊区盖山乡高湖村人。
  宗洛得义序黄紫庭医生真传,于仓山下藤街开业行医,一时医名雀起,众0誉。他的医术有独到之处。江边村有郑某之妻,怀孕3月,忽得霍乱症。郑医生先用“茯苓四逆汤”加味服治,病人愈见烦躁,吐蚘虫40余尾,病入厥阴,危在旦夕。家属大惊。郑医生又用熟附2两,北姜1两2钱,木瓜(盐水炒)3钱,乌梅9钱,路党参5钱,川椒钱半,急令进药。此药辛烈,大家都怕有碍于胎儿,但病妇服后却霍然而愈。宗洛解释说:“吐泻,汗泄肢厥,脉已见微欲绝,足证阳气欲去,腹里胎儿已不啻困在冰天雪地之中,如投此剂,便能挽回元气,使子宫温暖,胎儿方免冻死,所以无殒。”自此人称宗洛为神医。
  宗洛是“桥南诗社”社员,他的医案精雅如诗。如宋苏东坡、清袁子才之尺牍,措词简洁,叙事明朗,又如秋花开于寒泉之侧,清芳明洁,引人欣赏不厌;其论证通达,不亚于叶天士之筝。“福州医家争相珍藏”。
  1951年,郑宗洛参加福州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福州市医学学会、中国红十字会,1954年当选为福州市人民代表,1955年参加中华医学会,1956年为福州市第二联合医院院长,同时还是福建省人民医院顾问,省中医药学术研究会委员,省第一届、第二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1959年写成《我的气化观》,得省卫生厅颁发的“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奖章。他在扉页有自题诗曰:“病榻呻吟细自参,轩岐秘钥几谁谙?观摩卅载成初稿,愧对医林说指南。”此外还写有《论鼠疫》、《读伤寒论的一些体会》、《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木汤”的一些补充意见》等论文,在医药书刊上发表。同年因病逝世,年81岁。

同年(公元187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