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仓山人物

郑维新

[公元1911年-1932年]

郑维新为[公元1911年-1932年]

  郑维新(1911~1932)
  郑维新,清宣统三年(1911)生于仓山岭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维新6岁丧父,依靠母亲在培元小学教书来维持生活。他在中学读书时即于课余时间先后在培元小学、三山中学兼课,以弥补家用。他先在三山中学读书,后转到英华中学就读。在学校中,他追求进步,经常阅读革命书籍,民国18年(1929)加入反帝大同盟,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他积极投入进步的-。民国20年夏他以优异成绩从英华中学毕业,同年秋考入福建协和大学,不久因在协和大学组织读书会,出版《求是报》等被开除学籍。离开大学后,到独青小学任教。
  民国21年初,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根据党中央“发展工人为领导的-运动”的指示精神,派维新、彦祥(陈道)等组织肃劣团体,于同年5月在仓山下渡十锦祠成立福州第一个肃劣会——藤山乡民自动肃劣会。随后福州各地也纷纷成立肃劣会并公开活动。10月中旬,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决定筹备成立全市肃劣联合会,指定维新、彦祥等通过藤山乡民自动肃劣会邀请全市各肃劣会在下渡开会,发起并成立福州市民众自动肃劣联合会,彦祥(陈道)任主席,维新任宣传部长。在陈道、郑维新等人的领导下,福州肃劣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同年11月9日,台江龙潭肃劣会会员在潭尾街睹享堂纸铺查出大批日本劣纸,予以焚毁,并抓奸商游街。而国民党 竟庇护奸商,为 国民党当局的无理干涉,肃劣会发动群众 ,福州肃劣联合会也派会员赶来支援。国民党当局调来大批-,用武力驱散在场的几百名群众,逮捕龙潭和藤山的肃劣会会员赵国康、郑文英等6人。
  潭尾街事件发生后,陈道、维新等人根据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的指示,当天晚上在下渡龙津庵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第二天去福州--。10日上午,在维新的指挥下,福州肃劣会代表百余人在南公园集中后向福州-进发。代表们手执纸旗标语,一路高呼反日和要求释放被捕群众的口号,维新还沿途向群众讲演。国民党当局见势不妙,急派-来镇压,当-队伍经过南街东南照相馆时,遭到国民党-鸣 阻拦,-群众毫不畏怯,继续前进,直抵福州-,要求局长丘兆琛出来接见。兆琛拒绝群众的要求,维新率代表冲入二堂与其进行说理斗争。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逮捕维新等群众代表6人,蛮横无理要维新等人下跪,维新挺立不屈,并斥责兆琛镇压抗日运动的罪行。兆琛命令士兵用 托打他右腿,硬将他头部按下碰击地面,他的眼镜被打碎,眼睛被刺破,仍忍痛坚持斗争。兆琛凶相毕露,命令卫士开 ,维新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郑维新牺牲后,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发表《告福州民众宣言》,揭露 -残杀群众的罪行。各界爱国人士也掀起-、 、-运动,要求惩办凶手。全国各地抗日团体也纷纷通电声援。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当局只得将丘兆琛撤职,释放被捕的肃劣会会员。民国23年,维新的棺木移葬于仓前山磨层山上。1980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郑维新为革命烈士。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