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郑律成

[公元1918年-1976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郑律成为[公元1918年-1976年,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郑律成(1918~1976)原名富恩。中国籍朝鲜人。受其姐影响,从小喜爱音乐,学习过六弦琴。1933年与一批热血青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秘密抗日工作,参加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1935年加入朝鲜民族解放同盟,在中国南京、上海等地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时,随俄籍女声乐家克里洛娃学习声乐。1937年10月经李公朴资助、林伯渠介绍来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先入陕北公学,后转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乐理和作曲,同年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担任音乐指导。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又调回鲁艺,担任声乐教员。
  为扩大生活面,积累创作素材,他经常深入到延安的农村、工厂、林区、营房,同工人、农民一起劳动,和战士一道站岗,体验生活。1938年,他吸收朝鲜民歌音调特点,借鉴西洋抒情歌曲的音乐风格,创作出表现民众对延安无限崇敬和热爱的革命歌曲《延安颂》(莫耶词)。1939年,又吸收陕北民歌音调特点,创作出《延安颂》的姊妹篇《延水谣》(熊复词)。同年夏,受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启发,创作出《八路军大合唱》(公木词)。《八路军大合唱》由六首歌曲组成,即《八路军军歌》《炮兵歌》《子夜岗兵颂》《八路军进行曲》《冲锋歌》《快乐的八路军》。特别是雄壮有力、富有朝气的《八路军进行曲》,形象鲜明,神形兼备,成为最受欢迎的队列歌曲之一,不仅在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到处传唱,而且传唱于华北、华中、华南各抗日根据地。这首歌,1941年荣获延安“五四中国青年节征文评奖”的“音乐甲等奖”(解放战争中将歌名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成为军队音乐题材的代表,是军队在庆典、仪式、阅兵中的司礼乐曲)。在延安期间,他还创作了《肉弹勇士》(莫耶词)、《抗战突击运动歌》(梁彦词)、《十月革命进行曲》(林韦词)、《新山歌》(高敏夫词)、《抗日骑兵队》(贾芝词)、《准备-》(塞克词)、《军民一家》(公木词)等优秀抗日歌曲。1942年,他参加延安 ,聆听了毛泽东的两次讲话,对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有了深刻的理解。会议一结束,他就到太行山担任朝鲜华北革命军政学校教务长,积极参加敌后武装斗争。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返回朝鲜,曾任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学校作曲部部长。1950年,经中、朝两国领导人协商同意,郑律成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北京人艺、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专门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品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欧阳山等词)、《毛泽东颂》(黄小慧词)等。1976年12月7日因患脑溢血病逝。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杜鹃霞 (1918~1940) 陕西省汉中南郑县
田丰元 (1918~1989) 陕西省安康宁陕县
苏育民 (1918~1966) 陕西省商洛商州区
江川 (1918~1974) 陕西省安康岚皋县
杨钟 (1918~1940) 陕西省安康平利县
+ 更多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
徐竹铭 (1904~1976) 陕西省安康白河县
何振中 (1910~1976) 陕西省西安长安
刘文蔚 (1905~1976) 陕西省榆林神木市
高峰 (1914~1976)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
祝绍周 (1893~1976) 浙江省绍兴
张藩 (1882~1976) 陕西省安康旬阳县
+ 更多公元197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