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唐山市> 滦县人物

赵驭欧

[公元1912年-1944年]

赵驭欧为[公元1912年-1944年]

  赵驭欧,又名李培德、秦奉孝,1912年生于河北省滦县商家林乡赵各庄村一个比较富余的农民家庭。其父是个精干的农民,多年的艰苦经营,使家业有了一定积蓄。赵驭欧聪明好学,父亲对他寄予厚望,特别是他考入大学后,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不惜花费血本供其读书。赵驭欧在学校受进步思想影响,秘密参加了革命,当时因环境所限,未能与家中直言,赵父给儿子寄的钱,都被赵驭欧交给党组织,充作革命活动经费。
  1938年7月,赵驭欧到冀东参加了抗日武装大-,在当时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他向家中索要大笔钱款,如数交给党组织,而自己却节衣缩食,与同志们同甘共苦,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之心。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发展,赵驭欧带领同志们到家乡一带开展抗日工作,其父知道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大为不快。赵驭欧给父亲深入浅出讲道理,使父亲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逐步改变了守家创业、望子成龙的狭隘观念,赞成和支持儿子参加抗日工作。同时,自己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抗日救国活动中去,带头为抗日队伍筹集粮款,支援抗日工作的开展。
  赵各庄当时属于边缘地带,抗日工作干部经常到这一带开展活动,敌人也常来骚扰。在这种情况下,赵家主动承担接待抗日干部的任务,安排吃住,站岗放哨,成为抗日干部的落脚点。阎达开等曾多次住在赵家,受到热情关心和照顾。
  日寇为“剿灭”我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合围”和“扫荡”。同时在经济上实行-政策,致使抗日根据地所需物资发生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赵驭欧首先动员父亲设法为部队筹集所需物资。赵父按着儿子的意图,拿出家中积蓄,亲自赶着大车,冒着危险,到敌人-严密的滦县县城内,凭借老相识的关系为共产党购买布匹、食盐和药品,尔后再想尽办法送到抗日根据地。后来,赵父毅然将自己家中的车辆、驴马卖掉,把钱全部用于购买抗日物资所用。赵家舍财抛业为抗日的爱国心,受到抗日根据地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交口赞扬。
  赵驭欧对革命忠心耿耿,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1943年在冀热边行署第四专署负责公安保卫工作期间,及时破获了打入我根据地的日本女特务王枫一案,并以此案为突破口,迅速查清和掌握了一大批敌特分子,为抗日根据地消除了隐患,确保了党政机关的安全。。
  赵驭欧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工作干部。在他的宣传和教育下,他家所在村先后有20多名青壮年自愿参加抗日队伍。
  1943年,赵驭欧在担任十三地委敌工部长工作时,又担负起唐山和唐山以东地区情报部门的领导工作。在当时敌情复杂,环境十分残酷的情况下,他舍生忘死,经常深入到敌占区发展进步力量,争取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秘密情报关系,健全和恢复抗日情报交通站,确保情报畅通,为抗日武装部队适时消灭和打击敌人,提供准确情报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1944年春,赵驭欧带领一名警卫名到唐山地大丰谷庄执行任务。由于汉奸告密,被敌包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掩护警卫员冲出敌人包围,自己坚持与敌拼搏,宁死不当俘虏,最后壮烈牺牲。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