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秦都人物

赵葆华

[公元1896年-1966年]

赵葆华为[公元1896年-1966年]

  赵葆华(1896~1966)原名尔鼎,字葆华,亦作宝华;化名周定一。陕西咸阳赵家村(今属咸阳市秦都区)人。1913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1917年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五四运动中参加了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的斗争。1921年初毕业返陕,曾去日本参观考察半年。回国后在北京和旅京陕西学生刘天章、杨钟健等创办进步刊物《共进》半月刊,不久又参与发起成立进步社团共进社。1921年冬回陕,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三原女中、西安省立二中任教,1925年任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担任教职期间,热情指导学生阅读进步书刊,成立学生会,介绍师生加入共进社和青年生活社。同年5月和魏野畴等发动学生投入驱逐陕西督军吴新田的斗争,接着参加“五卅”反帝-。同年夏,在三原为省 举办的夏令营讲授达尔文主义等,还出席了在三原召开的共进社社员代表大会,向大会报告了三原共进社的社务。8月,和刘含初、杨明轩、魏野畴等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陕西党员俱乐部;9月成立国民党陕西省临时党部,赵当选为常务执行委员,积极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国民党 进行斗争。同年冬,赵加入中国共产党,旋被中共组织派到杨虎城部--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任政治宣传处组织科科长,同宣传科科长宋树藩共同出版了《青天白日报》,向官兵宣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思想。1926年4月随杨虎城到西安,参加反对直系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的斗争。他通过《青天白日报》和在群众大会上演讲,揭露刘镇华祸陕罪行,宣传坚守西安城的重要意义。在反围城斗争期间,赵还为中共和共青团西安地方执委会举办的暑期学校讲授自然科学等知识。1927年1月在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常务执行委员,主持省党部的日常工作,同时担任省党部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联席会议的-表,和共产党员刘含初、魏野畴、杨明轩、李子洲等人,通过省党部大力推动工人、农民、学生和妇女运动的开展,使农民协会遍及全省60多个县,成为北方农-动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927年夏,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在陕西进行“清党”-,赵被通缉。奉中共陕西省委指示,他离开西安去南山做争取土匪的工作。不久又奉调前往华县高塘,协助当地中共组织工作,1928年春到洛南许权中旅驻地周围开展农-动。4月底随许旅一部秘密到华县高塘,参加渭华地区的农民-。渭华起义失败后,赵只身到河南南阳,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他化名周定一,在洧川(今属长葛)、鄢陵,后又到上海等地任教。
  1936年夏返陕,任教于渭南赤水农职学校。西安事变后被任命为镇安县县长,上任途中遭国民党军队逮捕,关押在安康半年有余,经友人营救获释。随后又到赤水农职任教导主任,同校长王尚德一起发动师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赤水一带组织抗敌工作团、抗敌后援会,积极宣传、动员民众投入抗日斗争。1941年夏,赵、王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先后关押在华县和西安半年多,年终经友人营救出狱。
  1942年至1949年春,赵在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先后任技正、科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农业厅农业改进所所长,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特产处处长、农业处处长,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为发展陕西和西北地区的农业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他是西安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武功地区科学机关支部委员、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委员。1966年12月6日逝世。
  同名人物:

赵葆华 辽宁省本溪本溪满族自治县 [当代]

  同年(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席石生 (1896~1950) 陕西省西安高陵区
王宗山 (1896~1977) 陕西省咸阳礼泉县
王复生 (1896~1936) 云南省大理祥云县
吕佑乾 (1896~1928)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
安存真 (1896~1927)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
+ 更多公元189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
李子健 (1901~1966) 陕西省咸阳三原
党晴梵 (1885~1966) 陕西省渭南合阳县
刘宝濂 (1885~1966) 陕西省汉中洋县
杨玉亭 (1903~1966) 陕西省渭南富平县
沙玉清 (1907~1966) 江苏省无锡江阴
石凤翔 (1893~1966)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
+ 更多公元196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