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黄冈市> 麻城人物

赵彩银

赵彩银为

  赵彩银,1909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一贫苦家庭。他7岁丧母,14岁父亲去世。为了生存,他就携幼弟外出给人牧羊、种田,受尽地主的欺压,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1925年,赵彩银加入当地农民协会。大革命失败后,赵彩银参加当地地方武装,与-民团进行坚决斗争。1929年,赵彩银参加红色补充军,不久加入红军正规部队。1932年,在麻城经黄秋阳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赵彩银在红军当战士四个月,即升任排长,又过七个月升任连政治指导员。一年之后,他被委任西北军区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四个月后升任红四军三十团政治委员。赵彩银奔驰于鄂豫皖战场,转战川陕苏区,身经百战,曾负伤六次。在长征中,赵彩银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37年抗战爆发,赵彩银深入敌后,转战华北战场,历任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立支队政治主任,冀豫第一支队第一团政治委员,三八五旅第十四团政治委员。1939年升任太行三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来到冀南平原,任一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卫东支队政委。
  1942年6月,日军发动“六一大扫荡”,赵彩银在率领干部突围前,鼓动说:“我们要勇敢地冲出去,这种情况只有冒险冲才能脱险,越不敢冒险,越怕死,也许一定遭到危险……”在他的带领下,干部们英勇作战,突出了重围。
  1943年大灾荒,赵彩银为带领人民度过灾荒,亲自动手参加生产,鼓动了部队生产情绪,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激励群众,常常把自己的一匹骡子借给群众进行生产。一分区的军民在他的带领与影响下,度过了1943年的灾荒年。
  1945年秋天,赵彩银带病率领部队向在敌人统治下的高唐城东北七区发动攻势。那时秋雨连绵,一天晚上,部队连夜冒雨出动,拂晓时奔袭杨寨子据点,战斗胜利结束即转移休息。当时高唐城南四区敌人出扰已进到城南五里铺了,为了保卫高唐群众,赵彩银下定决心,命令部队当夜九时向高唐城与五里铺前进。大雨哗哗下着,90里路全成水途,赵彩银虽然病情严重,但毫不顾疲劳与痛苦,在黑隆隆的深夜里挥戈前进,并以身作则淌着过膝的大水,上淋下浸全身湿透了,一直到达高唐,使四区西扰的敌人灰溜溜撤走。1946年1月,赵彩银奉命到二分区任职。他到职后带病率领部队深入运(河)东作战。病重稍休养后,他又重上前线,在-大进军中,亲临指挥,攻夏津、取高唐、克恩县、二分区运东人民得以挣脱敌伪血腥统治,获得解放。
  赵彩银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他对干部战士非常和气,处理问题冷静,态度诚恳,以理服人。他批评或表扬,总是先深入基层了解干部和部队的情况,再提出意见。他教育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任何人违反群众纪律都给予严重批评,挽回影响。
  赵彩银对自己爱人李玉波,在政治上帮助是非常耐心的,常常给她讲革命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作风,怎样进行学习,以及怎样待人接物等问题。
  1946年做单衣,供给处发动女同志帮助缝扣子。当时,李玉波携带孩子不便,没有参加。不久,赵彩银从前方回来了,知道后耐心地给李玉波解释:“我们应该做模范,应该为战士服务,也应参加劳动生产。”后来,李玉波积极参加劳动生产,每天缝衣20多件。
  赵彩银革命20年,忠诚为人民服务,未尝稍懈,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