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屏南人物

赵布礼

[公元1921年-1985年]

赵布礼为[公元1921年-1985年]

  赵布礼,原名赵从仁,民国10年(1921年)11月生于山西省壶关县土河村贫苦农家。童年只读过半年书,后放羊、学铜匠、随父农耕。民国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县委交通员,区委委员、副书记、书记。在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中荣立一等功。民国38年8月随军南下,在顺昌县历任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书记。农村合作化时期,他以省先-表出席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在当地有“泥腿子红书记”的称誉。
  1964年2月,布礼服从组织安排,接任屏南县委书记。他针对屏南山高水冷,土地贫瘠的自然条件,提出:水稻生产应主攻低产田,以提高单产为主,大力开发山地资源,发展副业,田山一起抓的决策。大年刚过五天,他率领工作队进驻仕洋村,并选定孔源垅为改造低产田的突破口。他不顾关节痛,和大伙一起开沟排冷泉,改串灌为轮灌,还抽部分人力造木枧,将孔源村的污水引灌至过溪洋6亩梯田中。元宵过后,召集全县各公社主干和部分大队干部到仕洋,亲自主持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经验。从而掀起全县改造低产田的热潮。全县改串灌为轮灌的水田34649亩,单产增收8.5%;污水回田14489亩,单产提高9.2%。
  同年秋,布礼带领县农业局局长、农技员等察看水稻良种场,发现一块穗长粒满又不倒伏的水稻田,细心询问技术员,并脱鞋卷裤管下田选种。农业局局长知道他患有关节炎,劝他要注意身体,但他说“不要紧,好种难得,领导带头嘛!”。于是三人下到冰冷的水田中,选了1.5公斤种子。离场时,他认真地交待:“一定要单晒、单藏、单育,明秋我再来看成果。”
  为发展林业,布礼翻山越岭走遍重点林区、国营林场,树立岑洋、前凤林等造林育林典型示范村,并整顿加强古峰、康里等国营林场的领导班子。在他大力推动下,是年全县共造林13578亩,为屏南林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为发展茶叶,布礼走访往里、安溪等十多个老茶场,实地勘察,了解情况,并提出:“三五”期间,全县实现茶园4万亩,产茶超万担的宏伟目标。专门成立茶叶领导小组,组织技术力量作出规划,大办国营、公社、村队三级茶场,并具体制定资金、茶苗、劳力等实施方案,县拿出1.5万公斤回销粮,作为当年定点育苗(1000万株)的补贴。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开荒种茶的好处,又发动妇女、老人和剩余劳力间种甘薯、山苍籽,还带动养猪业的发展。他还步行到60里外的路下公社蹲点,领着公社书记等在水尾山边规划边动工,一连七天披星戴月,和社员在山上同吃同劳动。在开垦水尾山150亩茶山中,妇女显示“半边天”的智慧和力量。当年夏,由他命名的“路下百女耕山队”应运而生,为屏南妇女参加户外劳动树立榜样,后该队被评为全国妇女先进集体。此后,他又深入检查正在动工的大坪、九峰、分水头、安溪、樟岭等社办茶场和长桥天宝、漈下坟冈、仕洋后门山等村办茶山。为解决茶苗供应不上的问题,他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物色并培训一批育苗技术骨干,采用短穗扦插快速育苗法,组织育苗单位410个,共育茶苗1139万株,翌年发展到1245万株。还引进“福云6号”、“大白茶”、“梅占”、“毛蟹”等良种茶苗。1964~1966年,全县共开垦标准茶园5323亩,1966年茶叶总产量超200吨,茶山间种山苍籽1万多亩,被评为闽侯专区茶叶生产先进县。
  布礼看到屏南满山遍野“苦锥树”,适合发展柞蚕生产,特地拜访省有关专家。获悉山东省有此项生产实践,他就指派农业局副局长带领技术干部赴山东学技术、引蚕种,并负责该项生产的技术培训,指导全盘工作,决定首批开发六大片5000亩的柞蚕生产基地。他亲自抓甘棠公社的南山和县农场的天坪山两个点。为使这一新生产业的成功,他经常带病深入基层检查督促,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柞蚕苗放养之后,当他听到蚕苗被小鸟啄食的汇报后,心急如焚,同黄副县长一道立即上山。翌晨天刚蒙蒙亮,他领着工人上山敲锣放炮,终于控制住鸟害,并将此经验通报各蚕区。又一次,获悉南山柞蚕场发现鼠害,他连夜赶到现场,检查防患措施后,采用增加散放灭鼠药与捕鼠器数量,另加夜巡用手电扫射,效果良好。在他的精心策划和行动感召下,两个试点场的职工齐心拼搏,柞蚕试养获得成功。全县养殖柞蚕山场扩展到20多处,面积近万亩,第一年首次产蚕茧7.5吨。
  1964年10月,他到连江县参加社教。1965年,他任连江县丹阳社教工作团副团长,在祠台大队驻点。下半年社教移点,他任潘渡、小仓分团书记兼团长。在社教期间,他获悉省城蚕价格低,蚕农收入少,提出要办厂抽丝织布搞加工。他趁社教转点之机,抽调在丹阳社直社教的县商业局副局长赴山东乳山县取经,引进技术工4人,又亲自向省商业厅、纺织公司、农业厅等求援,取得支持。同时,决定由商业局主办,在洋坪仓库区建厂,采取边施工边培训工人边安装设备。年底已建成有煮茧、抽丝、穿线等配套车间厂房1000多平方米,并试产出首匹柞茧丝布,展开批量生产。1966年春节,在县百货公司公开出售。当年全县收购蚕茧200多担,生产丝布2200米。屏南这个鲜为人知的山区小县,在60年代竟白手创办全省唯一的柞蚕区,办成唯一的柞蚕缫丝厂,颇得赞誉。
  1966年5月,布礼奉调进京。“文革”开始后,他受破孩,被送回顺昌、屏南接受批斗。1969年11月下放屏南农场劳动。翌年2月调任闽侯县委副书记。1978年6月,调任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兼处长。1985年9月2日因身患肺癌在福州逝世,享年64岁。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