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人物

赵并欢

赵并欢为

  赵并欢,又名季良、炳焕,诸暨草塔逢村人。1916年春,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进步书籍《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五四运动爆发后,与宣中华等一起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后又参与领导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1921年一师毕业后,被聘为一师附小教师。1922年4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建立,成为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不久,团杭州支部改为杭州地委,被选为团地委秘书。1922年下半年,应沈定一之邀,赴萧山衙前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并参与领导了萧山农-动。1923年10月,到上海国语师范专修班学习,并按组织决定,加入国民党。1924年6月,应宣中华之邀回杭州,协助筹建国民党浙江省临时省党部,并担任省党部机关报《浙江周刊》的主编,使《浙江周刊》成为唤醒民众,鼓舞民众投身反帝反封建行列的一面旗帜。
  1925年初,赵并欢回到诸暨,与何赤华、金世桢等建立直属团中央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诸暨支部,对各阶层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同时,担任《诸暨民报》的主笔,并以此为阵地,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5月5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在《诸暨民报》出专号,登载《马氏学说概要》。年底,又以“青年民力社”名义,把《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刊登在报纸上。1926年初,因宣传“-”-离开诸暨到上海。后,被分配到党中央通讯机关——国民通讯社担任外勤记者。半年后,调上海总工会,担任秘书长,参与并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4月,因病回家休养。期间与钟子逸、寿松涛等联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诸暨党组织从农村转移到金村、范家坞等地活动,在金村、范家坞等地秘密发展多名党员,并先后建立了中共金村、范家坞支部。后被通缉,于8月离开家乡,在余杭等地以教书为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赵并欢回到诸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帮助建立中共诸暨西南区委。1938年2月,受组织派遣,进入国民党浙江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训政室任职,从事抗日-工作,取得了该部首领戚永年的信任。1942年,肺病复发,离开部队,到温州、天台乡下养病。抗战胜利后,到绍兴以教书为生,与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取得联系。1947年,受党组织派遣,带病担任诸暨渎溪乡校校长。1949年初,去瑞安策动国民党戚永年部起义,取得成功。
  1949年5月,杭州解放,赵并欢被安排在浙江省图书馆工作。1952年,调浙江省人委参事室工作,长期为民革浙江省委负责编写《浙江民革》和对台-方面的宣传工作。1982年在杭州病逝。 (章可萍 整理)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

张以民 (1924~1982) 浙江省绍兴诸暨
张华 (1958~1982) 大学生英雄 黑龙江鸡西虎林
周喜柱 (1933~1982)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杨新容 (1907~1982)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曾远辉 (1910~1982)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林城 (1919~1982)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
+ 更多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