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人物

叶启元

[公元1873年-1949年]

叶启元为[公元1873年-1949年]

  叶启元,又名神勋,南安县金淘镇高田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其父叶云梯,信奉基督教,青年时期在泉州谋生。叶启元少时,在英国教会创办的泉州惠世医院做工,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惠世医院举办第二期医生班,英籍院长白瑜纯,见启元为人诚实,聪颖好学,推荐他入班学医。在五年学程中,启元勤奋钻研,成绩优异,通晓内外各科,尤擅长外科手术及小儿科。毕业后,留院任医师,他研制的“痢疾特效药”、“黑色咳嗽剂”,疗效卓著,远销海内外,因而名扬遐迩,成为泉州地区名西医。
  叶启元医德可风,寓居泉州驿内巷时,房屋长而深,常有急诊,病家因尊敬医生,深夜不敢轻易敲门,清晨门前常有长队候诊。他发觉后,随即置一拉线门铃,并吩咐家人,不论深更半夜,一听门铃响,须即开门,把他唤醒。因此常夜不成眠,却从不怨言。年近古稀,仍坚持不懈。叶启元还是较早运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的医生,如用豆腐与松香混合治愈头癣;常用中医辨证法、中西结合治疗心脏疾病;用米糠炒熟拌糖治疗多发性神经炎及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心肌无力;用中药金银汤治疗小儿多病受惊;运用锌匙浸余柑汁治疗小儿食欲不振等。
  启元从事医疗之余,对地方政事亦甚关心。当时清廷腐败,外患日亟,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启元激于爱国义愤,毅然加入同盟会,利用行医方便,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时任泉州同盟会军医股副股长。光复后,无意仕途,仍专心行医济世。
  不久,继白瑜纯后任院长的满约翰也期满回英国,英国长老会以启元医德医术载誉泉属,擢升他为惠世医院院长,启元接任后,着意经营,并亲往菲宾律向华侨募捐,增建一座二层红砖楼病房,添置医疗器械,使医院设备日趋完善。
  当时西医诊费及西药价格较高,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启元于民国13年,发起创办公立西医院于泉州城内南岳后街,他担任院长兼外科主任。医院设内外两科,有病房七、八间,药房一所,方便群众就医。经费来源,主要以盐税附加捐拨充,对就医者仅收挂号费五分,出诊费贰角,不收诊费与药费。民国15年(1926)医院因经费无着而停办。不久,启元又与苏天赐等人,往鼓浪屿创办同仁医院,他被推举为院长。时集美学校校主陈嘉庚慕启元之名,聘其出任集美医院医生,叶欣然应允。在集美工作十余年,悉心为师生健康服务。
  抗战前夕,启元迁居鼓浪屿,但仍经常往返泉厦之间,为群众治病。每次回泉,群众闻讯求诊者络绎不绝;而在鼓浪屿,则有请必应,风雨无阻,其名声传播于南洋群岛。启元于1949年11月因病在鼓浪屿逝世,享年77岁。
同年(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