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叶采真

[公元1889年-1952年]

叶采真为[公元1889年-1952年]

  叶采真,名渊,字贻俊,采真为其号,以号行世。清光绪十五年(1889)闰二月廿三日生于安溪县长泰里参内乡(今参内乡参山村)。父叶师古,清贡生。采真幼承家学,初入乡校,后升学福州,转读上海中国公学。民国6年(1917)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经济系。7年春,采真在闽南 军总司令宋渊源部任职。是冬,任闽南 军第三旅参谋长。(旅长杨汉烈另有传)8年任安溪县长,仅两个月。
  9年4月,陈嘉庚苦于集美学校两年三易校长,经黄炎培介绍,邀请采真到校参观,促膝谈心,盘桓一个多月,了解采真洞悉教育底细,有才干,决定聘为校长。采真以自己有志于银行业,且以所学专业不适于任校长而推辞。陈嘉庚再三恳请,亲笔立聘书,敦聘采真任“集美师、中、商、水产学校附属两等小学校校长职务”。采真接任后,即赴上海北京等地访聘名师。当时校务繁重,还参与厦门大学的筹办,倡募兴建家乡参山小学校舍及图书馆。
  12年4月16日清晨,采真亲自带领全校师生1500多人分乘十几艘船赶赴厦门市区,冒雨参加--, 日本拒绝我国取消“二十一条”的照会与收回被租借25周年的的旅大。并组织宣讲团,带头捐款作为宣讲团的活动经费。8月,闽军数千人驻进学校,肆意骚扰。又驻高崎大石湖牛家村的闽军与驻鳌冠、排头的粤军隔海对峙,开 互击。中学部侨生李文华、李凤阁,乘船往厦,至大石湖被闽军臧致平(漳厦护军使)部 击,一死一伤。全校师生奋起 军阀罪行。采真倡议并缮具-,向南北军政当局申请划集美为“和平村”。经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于10月20日批准在案,即日由内政部36号批示,电令闽粤两省长及统兵官对集美学校特别保护。
  13年,采真任集美学校的“教育推广部”主任兼视察,定期拨款补助全省28个县市的71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经费。他亲自到各校视察指导,并每年召集受补助学校校长开会,研究改进教学,举办成绩展览会。他还兼任“闽南小学教育研究会”会长,举办“暑期学校”,聘京、沪、浙教育专家王蕴山等为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育方法。
  14年,采真任“集美学校救国团委员会”主席, 上海“五卅”惨案,开展反帝宣传活动。
  15年春,采真明令禁止学生不宜加入党派,并在《集美周刊》上发表《叶采真启事》曰:“我认为政教必须分离,学校对于政治必须绝对中立,才不会惹起是非,妨害学生前途”。国民军入闽后,学生入党者多,时局变化,不许学生入党的规定,名存实亡。11月,北伐军光复同安,集美学校学生代表陈乃昌、李纯青等赴同安向北伐军祝捷,并邀请该军代表周邦彩等到校演讲,学生大受鼓动,提出由党部、学生与校方各选代表组成“校务革新会”,拟十二条“章程草案”,其中第四条内容:“凡本校一切校务皆由本会议决施行之”。采真召开校务会议通过改“校务革新会”为“校务讨论会”,第四条内容改为“……由各部讨论之”。学生反对,发表-宣言,甚而改“-委员会”为“倒叶全权代表会”,全校大部无形停课。漳属政治监察员鲁纯仁奉总指挥何应钦之命到校调解,无效。采真飞往新加坡见陈嘉庚,学生电告陈嘉庚要求更换校长。嘉庚复电“余深知其道德毅力学问,足以长集美而达我将来之目的”,且答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撤换校长,并为平息风波,宣布学校放假。
  16年1月,采真回校,3月,学生纷纷电请陈嘉庚续办学校,嘉庚复电照办。开学时,成立“校董办公室”,由校董统管学校一切机构。如:原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女中、女小、男小、幼稚园等部改为校,采真任校董,代表校主监察各校一切事宜。时厦门安溪公会发起修建安同公路,成立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处,推选采真为主持人,向海外邑侨募股。他邀邑人刘舜宗,吴俊夫和工程师陈玉生实地勘测,取道东岭。17年3月动工,历时近三年,至19年冬,由同安至北石,长61公里,全线竣工通车。
  17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集美学校师生致电南京政府:“……请对日宣战,愿组织义勇队为后盾。”男女学生志愿加入义勇队者,计590多人。采真任总队长,即施行训练,准备效命疆场,保卫国家。
  采真不时邀请学者名流到校对学生演讲,如请杜威博士讲“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哲理,鲁迅讲“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明确生活哲理,激起革命热忱。他要求教师做到慈爱、同情、诚实,爱护学生如子弟,以劝告代责罚,形成家庭化的学校生活。又抓好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如各种研究会、业余训练队和同乡同学会等组织,要求学生德、智、体、群、美五育并进。著名散文作家、画家孙福熙,到集美学校举办画展和考察后,回上海,在《社会与教育》上发表文章,称赞集美学校为“世界最优良最富活力的学校”。
  19年2月,学校成立“民众教育委员会”,采真任主席,校里开办男女民众学校各一所,村中醒目处悬挂着黑板,派师生施行流动教学,便利村民学习,有时深入到各家各户,送教上门。5月,同安驻军以保护交通安全为名,派许卓然、陈延香到集美找采真,要求安同汽车路公司协助经费,商借8000元。采真约许、陈参加在厦召开的公司董事会作决定。27日许卓然在厦门被狙击身亡,其家属诬告采真为主谋。6月4日他被厦门思明地方法院拘留审讯。7月5日,思明地方法院应原告要求,移案杭州高等法院审处,由陈嘉庚公司杭州分店保释在外。其间,曾回校处理校务。不久,政府于天津破获日本 网,有台氓谢龙阔自招认刺杀许卓然,案情始大白。21年12月高等法院宣判叶采真无罪释放。22年1月返校。而原告倚仗军人势力,将再上诉。他恐司法被干涉失灵,23年2月辞职往港,转往广西,任广西省政府财政专员,旋往南洋各地,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建设广西,后任省经济委员会监察处主管。抗日军兴,调任省财政厅主任秘书多年,后转任省税务局长。日军南进,陈嘉庚哲嗣陈国庆冒险回国,创办集美实业公司。他受聘主持柳州分公司,为集美学校筹措经费。27年,转任香港集友银行董事长。
  抗战胜利后,采真辞职回到厦门,参与修复抗战期间被毁的安同公路工作,并组织“安溪建设协会”,号召海外邑侨及在乡人士投资建设安溪。但只有安同公路修复通车,至于开矿、办银行、修建光得水坝和西(坪)龙(涓)公路,皆因力不从心,中途而废。他为家乡倡募资金,建弥溪桥、筑崩溪堤岸,并扩建参山小学校舍,落成之日,主持典礼。并写祝辞“百字经”。他与陈嘉庚劫后重逢,共商开拓集美学校经费来源。献策并协助向校友募足资金,创设集友银行总行于香港,并在全国各大都市设分行。
  35年3月,在福州保释共产党员林子力。36年8月,闽中地下党厦门工委负责人叶振汉,因陈英才在台湾被捕叛变告发,振汉和工委党组情势岌岌可危,采真得知立即转告,振汉脱险,地下党组亦得安然。
  解放后,采真由香港赴沪,任集友银行上海分行经理。1952年9月17日病逝于上海。其妻林金凤,子美生、保生等扶其骨灰南旋,安置于安溪参山。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