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姚克

[公元1917年-1969年]

姚克为[公元1917年-1969年]

   姚克(1917~1969)原名志钧,亦作志军。陕西户县人。1936年在西安高中读书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于青年学生的-。西安事变中,他走上街头,宣传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率民先队员及进步青年到农村宣传民众,鼓动抗日救亡。同年11月,被派到安吴青训班学习,次年1月,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提高了对中国革命的认识。1938年8月抗大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竹沟新四军留守处任排长。9月17日在剿灭土匪的战斗中机智、勇敢,经连长、指导员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任游击支队三团指导员,在彭雪枫率领下向豫东敌后挺进。11月在淮阳窦楼与日军作战时负伤,1939年调到地方工作,在豫皖苏边区先后任中共永城县委秘书、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副书记、书记和中共宿南工委书记、宿(县)灵(璧)县委书记等职。皖南事变后这些地方全部被日军占领。他率领一个营和一部分干部,在宿东游击队的支援下,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仅半年时间,就在这些县建立了抗日政权。此后,他调任中共萧(县)铜(山)县委书记。萧铜县在徐州和宿县之间津浦铁路的两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他在这里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有时一夜要转移几个地方,为开展敌占区工作、日伪军工作和党的秘密工作呕心沥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原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津浦路东地区改为华中七分区,建立中共华中七地委,姚任地委联络部部长。1946年7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地处运河以西、津浦路东、淮河以北、陇海路南的华中七分区(即淮北路东地区)首当其冲。为了执行在运动中消灭国民党军的任务,八路军主力部队于8月初主动撤出,留下七地委率军分区坚持斗争。11月24日,地委决定姚和部分干部转入洪泽湖。这时,在湖内的除洪泽县的干部外,还有泗南(今属泗洪)、盱(眙)凤(阳)嘉(山,今光明)、泗阳三个县的部分人员和武装及周围地区-撤到湖内的人员共数千人。人们挤在几百条大大小小的船上,思想情况比较混乱。姚会同各县负责同志组成中共临时工委,自任书记,以统一领导湖-争。他将各县地方干部组成武工队,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声东击西,配合主力部队打击了国民党军。为了让湖内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整个战局,他设法使《拂晓报》复刊,利用一部收报机,收听延安新华社的电讯,及时编写油印发出,鼓舞了同志们的斗志。在进入洪泽湖后的58个日日夜夜里,他身先士卒,经常带病坚持工作,为恢复、重建淮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中共中央华中局的赞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姚先后担任中共皖北区委党校委员会书记、滁县地委副书记、芜湖市委书记、蚌埠市委书记,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付出了大量心血。1954年7月以后,历任中共安徽省委-部部长,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政协安徽省第一、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兼煤炭厅厅长、经委主任、财贸办主任等职。他认真执行党的政策,积极而稳重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他在省委-部工作五年,不仅善于团结同志,还在肃反和反 运动中保护了一些同志。农村社会主义改造0时,他被派到六安、寿县农村考察,得出了急于改变生产关系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并如实向省委写了调查报告。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他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当商业部门反映从业人员过剩时,他首先提出组织店外生产,由此各县、市办了不少手工业小厂;还组织从业人员发展饲养、园艺、开荒种粮等。这种妥善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做法得到中共中央-部的好评,并向其他省作过推荐。他在分管经委和财贸工作时,十分注重发展轻工业,多次提出,没有轻工业就没有积累。三年自然灾害时,安徽省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他多次召集供销系统的同志开会,研究和解决小农具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并及时组织工业品下乡,支援农业生产。为了解决城市肉食供应问题,他对如何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进行了认真研究,采取了必要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文革”开始后,姚遭到残酷破孩,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9年5月24日逝世。1978年6月28日,中共安徽省委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同名人物:

姚克 (1905~1991) 著名翻译家和剧作家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当代]
姚克 (1916~2004)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 [当代]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史秀芸 (1917~1948) 陕西省延安子长市
夏开儒 (1917~1978) 江苏省盐城阜宁
穆增华 (1917~1942) 陕西省西安蓝田
李清业 (1917~1948) 陕西省延安子长市
杜藻翔 (1917~1977) 陕西省安康镇坪县
+ 更多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
张寒杉 (1880~1969) 陕西省咸阳渭城区
李约祉 (1879~1969)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杨春如 (1892~1969) 陕西省安康白河县
谢楚青 (1899~1969) 陕西省安康白河县
李致忠 (1892~1969) 陕西省安康镇坪县
王代珍 (1923~1969) 陕西省安康汉阴县
+ 更多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