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礼泉人物

杨荐

[南北朝]

杨荐为[南北朝]

  杨荐(生卒年不详),字承略,北周大臣、外交家。秦郡宁夷县(西魏置宁夷郡,北周改为秦郡,故治在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人。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关陇一带爆发了莫折念生和万俟丑奴领导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北魏政府派来关中镇压起义的萧宝寅部连遭失败,又增派尔朱天光、贺拔岳领兵入关中。杨荐时在贺拔岳部将宇文泰部下,以参战功封为高邑县男。
  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宇文泰驻军夏州(故治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任夏州刺史,杨荐为其帐下都督。次年,贺拔岳被部将侯莫陈悦刺杀,宇文泰以替贺拔岳报仇为号召,统领了贺拔岳的部队,并攻杀了侯莫陈悦,完全控制了关陇的形势。宇文泰派杨荐去洛阳向魏孝武帝奏事,孝武帝授杨荐为直阁将军。
  其时,冯翊长公主寡居,孝武帝意欲将公主嫁给宇文泰,便命杨荐返回关中转告宇文泰。宇文泰同意亲事,又派杨荐赴洛阳迎接公主。时,孝武帝与权臣高欢之间的矛盾加剧,受高欢的军事压力,欲向关中投靠宇文泰。杨荐很赞成这个计划,孝武帝便派他返回关中告知宇文泰,立即进行准备。当宇文泰作了军事上的部署之后,派杨荐和周惠达率队出潼关迎接孝武帝。永熙三年(534)七月,孝武帝及其随行人员入潼关到达长安,从此建立西魏。杨荐因担任宇文泰与孝武帝之间的联络及迎孝武帝入关中有功,被晋爵为清水县子。
  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元年(535),居于黄河以北的蠕蠕(亦称茹茹)部向南侵扰。西魏政权初立,又要抵抗东魏高欢的军事进攻,无力北顾,便派杨荐为使者,前往蠕蠕为文帝联姻,以建立友好关系。蠕蠕部酋阿那环愿以长女郁久闾氏许文帝为皇后。大统三年(537),文帝派扶风郡王元孚为使,率杨宽、杨荐前往迎亲。次年春,返回长安,文帝立即册封郁久闾氏为皇后,即悼皇后。杨荐因迎皇后有功,晋爵为侯。五年,他又奉命去向蠕蠕赠送钱币。六年,悼皇后产后死亡,文帝又派杨荐带着黄金十斤,各色丝织品三百匹前往蠕蠕安抚。当时,阿那环又欲与东魏友好,杨荐据理而争,指出阿那环不应背信弃义,耐心说明与西魏保持友好睦邻关系的好处。终于说服了阿那环,愿继续同西魏为盟,并派使者随杨荐来到长安。
  大统十三年(547)二月,东魏镇守颍川的将领侯景向西魏提出,愿以所辖的河南六州之地投归西魏。文帝忙派杨荐前往侯景军营协助守边,并派去一部分西魏将士援助侯景抵抗东魏高欢的进攻。杨荐去后,察知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并非真心归附西魏,他便返回长安向文帝报告了情况,文帝便密令援助侯景的军队撤回。七月,侯景见西魏不信任自己,便叛魏而改投南朝梁。十六年(550)七月,宇文泰领兵进攻北齐,恐蠕蠕乘关中空虚之机南侵,便派杨荐为使,前往与蠕蠕修好,以安定北边,解除后顾之忧,遂将杨荐晋升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侍中。
  宇文觉取代西魏政权,建立北周,杨荐被除御伯大夫。武成二年(560),宇文邕即皇帝位,是为周武帝。武帝为增强国力,准备消灭北齐,需要北联突厥,南结南陈,因派杨荐为使,前往突厥议婚。这时,北齐也在拉拢突厥。突厥木扦可汗俟斤听信其弟地头可汗阿史那库头之言,欲与北齐联合,并打算把杨荐一行人员执送北齐。杨荐正言厉色斥责了俟斤不应背弃前盟,并说明突厥只有同北周保持友好关系,共同对抗北齐,才对突厥有好处。俟斤听取杨荐之言,改变了主意,愿意与北周继续友好下去,要杨荐返回长安向周武帝报告。由于杨荐出色完成了使命,武帝提升他为大将军。保定四年(564年),杨荐去向突厥送钱财礼物,返回后,行大司徒之职。五年十月,他又奉诏随同陈国公宇文纯,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前往突厥迎接俟斤之女阿史那氏。天和三年(568)三月,杨荐等一行返回长安,武帝册封阿史那氏为皇后。杨荐迎皇后有功,被晋爵为南安郡公,迁为总管,任粱州刺史。后因病卒于任。
  自西魏初年至北周天和三年的33年中,杨荐多次奉命出使北部的蠕蠕和突厥部,出色完成了结盟、通婚的使命,使西魏、北周先后与蠕蠕、突厥保持了友好的睦邻关系,稳定了北部边境的局势,加快了国内改革步伐,壮大了经济和军事力量。周武帝在建德六年(577)正月,消灭了北齐,统一了黄河流域,为全国统一打下了基础。这与杨荐成功地外交工作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