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人物

杨汉烈

杨汉烈为

  杨汉烈,又名取,字克忠。安溪县崇信里三洋乡(今芦田乡三洋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世代业农,父杨章凤勤劳节俭,颇有积蓄。汉烈不喜读书,仅入私塾一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汉烈的堂亲因事杀人,杨姓豪族诬杨章凤为凶手,强行掳去,进行0。汉烈变卖家产得银430元,托人议赎,尚不肯罢休。汉烈无奈,哭诉于同伴杨学良。杨学良听了十分气愤,建议把款购买0弹药,用武力劫夺。于是,汉烈购得长 数杆,纠集学良等十多人,乘夜包围小楼,劫回杨章凤。豪族指汉烈为匪,报官缉捕。汉烈与杨学良等不甘就擒,截杀官差,又得 十多杆,遂落草为寇。同夥喜其忠厚勇敢,共推为首领。清政府鞭长莫及,只好听之任之。
  民国初年,汉烈率队到同安投奔革命党。民国3年(1914),被革命军任命为兵工团第三营营长。7年,民军兴起,安溪县知事解利民挂冠逃走。汉烈随民军首领陈宗仪、林源、陈岳等入城,受靖国军节制。嗣又推进至泉州、惠安等地抗击北军。由于汉烈作战勇敢,被推为统领。同年秋,宋渊源组织闽南 军,安溪各股编为第二路,林源任司令,汉烈任团长。因林源暴虐无道,部下惶恐不安。汉烈则平易近人,渐得部属欢心。及林源为粤军赵光所杀,安南永民军拥仙游人杨持平为第三旅旅长,汉烈改任第六团团长。9年,杨持平被军长王荣光诱杀,由汉烈代理旅长,统率各股民军。
  10年,省军马步云入安溪进行招抚,委汉烈为旅长。11年夏,省垣事变,闽督李厚基被逐,马步云也仓惶退去。汉烈率部入城,受广州节制,建东路讨逆军暂编第一师任师长,统率同安叶定国,罗岩林桂清、三洋杨学良、东溪陈铮四个旅。未几,叶定国回同安自建旗号,汉烈所部亦改为东路讨贼军新编第一师。时南北交讧,军阀混战,地方混乱,民军内部争权夺利,汉烈才华平庸,无能节制。各旅就所据地域派饷给养,师部的经费紧缺。于是汉烈即发行“汉源汇票”,强制民间流通使用,以补充家用和军需,招致民间怨尤。至14年其侄杨国标(独立团长)诱杀杨学良后,汉烈更是一蹶不振,能够号令的仅有独立团。
  15年秋,国民革命军北伐,汉烈配合闽南各部民军为内应。翌年春,他率部到福州接受改编,被编为“新编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旅”,汉烈任旅长。同年11月,十一军假道入闽,新编军均被缴械,汉烈逃回安溪。
  16年冬,汉烈图谋东山再起,率国标、郭宗两部攻取官桥,进逼县城。时县城为李昭言所据,隔河相峙,河浅可涉,汉烈下令急攻,谓“如先登者赏银五十元”。士卒请给现金,汉烈无以对,势遂涣散,败回三洋。以后又曾数度突袭官桥,均未能奏效。自后匿居三洋老家,不复出山。
  23年,闽南绥署主任蒋鼎文委汉烈为少将参议,月发薪饷240元。同年底,胡汉民与陈济棠在广州发表倒蒋宣言,通电全国,汉烈参与署名。24年汉烈到漳州,蒋鼎文知汉烈署名倒蒋,派人抓捕。汉烈化装逃回三洋,再不敢涉足漳州,薪款亦告断绝。抗日战争后,汉烈家庭生活全靠农业收入,并顾匠制作棺材出售,以补零用。
  29年,省保安团进驻安溪长坑剿匪,匪首王桂贤逃匿深山,保安团长郑旌溪命汉烈率壮丁五百,搜索朝天山一带。汉烈不敢违抗,草鞋竹笠,翻山越岭,历七昼夜,无所获。同年5月,郑旌溪命中队长梁耀星 杀杨国标于三洋至芦田途中,汉烈忧惧交加,神情恍惚,语常失态,于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病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