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人物

张进

[清][?-1661年]

张进为[清][?-1661年]

  张进(?~1661),字伯旭,号振寰。明江南直隶扬州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人。
  张进少时读经史。稍长喜爱游泳、骑马、射箭。24岁为荫生。天启六年(1626)授古北口守备。历休宁游击、江北参将,升嘉协副将,调邵协副将。弘光朝,加授右军都御史。隆武初,加太子少保,晋封少师忠匡伯,镇守铜山。
  张进镇守铜山期间,热情为民众办事。他“禁科索、约章程”。百姓有沉冤申诉,他热情接见,“询其疾苦而平反之”。永历七年(1653)秋,铜山民众鸠工兴建“忠匡伯张公德政碑”,感念其爱民恩德。
  永历十五年,郑成功部将郭义、蔡禄二协镇进驻铜山。未几,郭、蔡欲降清,佯称清兵将围铜山城,并派说客对张进劝降。张进忖度:“既享国家俸禄,又受先帝重恩,且得藩主信任,位至伯爵,怎能与叛逆合流而屈膝于清?”欲联络厦门、南澳驻兵,共同制服郭、蔡,又恐郭、蔡已有周密准备,难以成事。于是,张进便将计就计。他对郭义、蔡禄说:“吾亦有心投诚,奈无人为引,今既二公举事,何不预知,使吾匆忙。若不弃,愿偕同行。”郭、蔡深信不疑。
  自此,张进称病不出。在室内埋下火药百余桶,决计与郭、蔡同归于尽。一日,张进传话给二协镇:“伯爵恐厦门、南澳闻知,合兵前来则甚费事。因染病畏风,尚有机密事,烦二位将军入内计议。”郭、蔡闻讯,束装前往,来到仪门前,心悸生疑,立即托辞复张:“吾原欲入内共商,适有紧要军情难缓,俟明日来会未迟。”张进自觉计不成,遂引爆,浓烟蔽地,响声如雷,自葬身烈火中。
  张进逝世后,遗体由其弟伯俊收葬在东陵(今东凌)村郊,铜山民众塑像崇祀。
  
同年(166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