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赣州市> 龙南人物

张建忠

[公元1969年-1989年]

张建忠为[公元1969年-1989年]

  张建忠,曾用名张建雄,1969年9月16日出生在江西省龙南县桃江乡窑头村桃江河畔一个厚道诚实的农民家庭。父亲张发良是县公路段养路工人,母亲廖梅凤是勤劳贤惠的农村劳动妇女。
  1977年,张建忠进入学校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张建忠一直都是学雷锋活动的积极分子,他和几名同学成立“学雷锋送温暖小组”。在学校,他课余时间打扫卫生,修理课桌板凳,为同学补课;在家里,每逢假日,就把村庄里里外外的阴沟,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村里有两名年过花甲的孤寡老人,张建忠经常邀上姐姐和几个同学为老人挑水、捡柴、送煤球、缝洗衣被。老人病了,张建忠向家里要来钱为老人请医买药。老人胃口不好,他从家里送去可口的点心。新春佳节,他还把老人接到家里,与全家过个团圆年……。正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张建忠领悟到这样一条人生哲理:为人民服务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他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作文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张建忠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成长奋进,人们从张建忠短暂一生的事迹中,看到了雷锋精神的熠熠生辉。
  这些年来,社会上一些人信奉“闲事少管,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见了坏人坏事不闻不问,避而远之。而张建忠则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对坏人坏事,看一件管一件,从不含糊。1988年4月13日的晚上,张建忠在县城看完电影回家,路过桃江窑头铁索桥时,看见两个流氓正在桥头戏弄一对恋人,就毫不犹豫地上前制止。不料流氓竟抡起拳头威胁道:“你少管闲事,免得吃亏!”张建忠义正词严地回答:“这事我管定了,就是吃亏也不能让你们欺侮人!”“那好吧,就看你的骨头硬不硬!”随即,两个家伙就向张建忠猛扑过来,试图教训教训这个爱管闲事的“傻瓜”。他们哪里知道,张建忠自参加民兵应急分队后就练就一身擒拿格斗好本领,“拍、拍”只两个回合,两个流氓就被张建忠镇住了,只得灰溜溜地离开了铁索桥头。又一个晚上,张建忠正走在一要小巷里,忽然迎面传来:“抓扒手?抓强盗!”的呼喊声,只见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上气不接下气地紧追着一个年轻人。张建忠一打听,原来这小青年抢走了中年男子的70元钱,是持刀打劫的歹徒。他当即迈开箭步追了上去,把那家伙给逮住了。歹徒见势不妙,先是以平分金钱为诱饵,劝张建忠莫管闲事,张建忠不为所动。歹徒又露出凶相,突然亮出一把弹簧刀,向张建忠猛地刺杀过来。张建忠眼明手快,侧身一闪,飞起一脚,给歹徒一个“扫堂腿”,歹徒应声倒地,束手就擒,只得乖乖地把钱如数交还给中年男子,并被张建忠扭送进派出所。
  张建忠见义勇为,不仅表现在对坏人坏事敢抓敢管,而且还体现在危难时刻奋不顾身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村民张明春终身难忘1988年春节前的一天,他出门筹办年货,妻子去河边洗衣,家中只留下了个正在甜睡不满半岁的婴儿。谁知烘尿布的烤笼突然起了明火,不到一刻钟,屋里就燃起熊熊大火,一场屋毁人亡的灾难就要降临。恰在这时,张建忠从房前路过。他看见从窗户窜出黑烟和火苗,又听到婴儿惊骇的啼哭声,知道发生了火灾,立即就呼喊起来,并奋力破门冲入屋内,将孩子救出。接着,他又不顾手和脸被火燎伤,多次冲进火海,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一道将火扑灭。像这类奋不顾身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事迹,谁也记不清张建忠有过多少次!
  张建忠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风尚的退化和道德沦丧,常常表现出极大忧虑。每当与年轻朋友谈起当今社会上某些人为了金钱什么勾当都干,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腐败行为,张建忠总是显得无比愤恨和蔑视。他常说:“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在张建忠家里,停放着一辆大板车,这辆车是张建忠亲手制造的, 他生前经常用来为邻里乡亲做好事,被人们称为“公用车”。“公用车”装载过无数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1987年3月,军属刘添娥大婶在铁索桥头修建店房。当时正是春耕大忙季节,家家都在忙田里的活,帮工从哪里请?正当刘大婶愁眉难展时,张建忠拉着大板车来了,“大婶,我给你帮忙!”张建忠运沙石、铺地面,风风火火从上午忙到天黑。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建忠身背泥木匠工具。乐呵呵地走进门来,装修店面,粉刷墙壁,一干又是整整一天。刘大婶说啥也要给工钱,张建忠摆了摆手,拉着板车就走了。
  这年9月,蔬菜种养专业户张秋生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妻子又分娩,母亲年老体弱,干不得重活,一家人正为菜地摘下的菜没人挑进县城卖而发愁。这事被张建忠知道后,他拉着板车上门对张秋生说:“你家送菜进城的活我包了。”整整一个月,张建忠每天一大早就把张秋生家里的蔬菜运往县城,无论天晴下雨从未间断过,一直到张秋生病情好转能挑担为止。张秋生非常感激,执意要给张建忠算一份工钱,张建忠生气了:“这就见外了,如果要讲工钱的话,我就不来帮这个忙了,还是拿它买几只鸡给嫂子补补身子吧!”说罢就走。张秋生望着这个渐渐远去的熟悉的背影,只觉得眼眶湿润润的,两行热泪直往下淌。
  张建忠就是这样,帮人不分亲疏,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乡亲们都夸他是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活雷锋”。
  1989年5月,江西省龙南县暴雨成灾,江河水位陡涨,洪峰叠起。横跨130米宽桃江河面的窑头铁索板桥,面临着多年未遇的严重威胁,这座沟通县城与桃江、渡江的两乡四村的桥梁万一被冲毁,隔江数千名群众进城就无路可走,每天数万斤蔬菜、农副产品也无法及时运进县城。在洪灾严重威胁时刻,县有关部门发出了组织民兵抗洪抢险的号召,张建忠和应急分队的战友们担负起了看护桥梁的重任。
  5月22日凌晨,大雨瓢泼,洪水以每10分钟提高水位三厘米的速度上涨,窑头铁索桥的桥板离河高只有咫尺距离,眼看就有被洪水冲垮的危险。窑头村党支部、民兵营果断决定,把铺在铁索桥上的价值数万元的桥板抢救回来。护桥一夜未眠的张建忠,刚躺下不久又闻警而起。这时,张建忠的母亲想到自家一个投资1200多元的鱼塘,遂忧虑地说:“建忠,家里的鱼塘杀只小狗,把鱼稳住一下。”张建忠明白,鱼爱吃腥味,在鱼塘里洒些狗血,鱼就不会顺水跑掉,但是,时间紧迫,如果去鱼塘杀小狗,抢救桥板就来不及了。他边穿雨衣边回答:“现在抢救桥板要紧,家里的鱼塘,还是叫姐夫先去照看一下吧。”母亲又担心地说:“可你不会水呀……”张建忠答道:“妈,你放心吧,我会注意的!”说完,他拿起一把手电筒就三步并作两步向桥头奔去。
  途中,张建忠遇到同屋鱼场的张起发正要去加固鱼塘堤。张起发不禁问道:“建忠,鱼塘就要被大水淹没了,我都请人帮忙,你还到哪去?家里的鱼塘不要啦?”张建忠没有停留,他踏着泥泞一边走一边回答:“我收完桥板就回来看鱼塘”!便又消失在茫茫夜雨之中。
  此刻,狂风卷着暴雨倾盆而下,汹涌的桃江河水快涨到桥面上了。一马当先赶到桥头的张建忠与16名村干部、民兵正紧张有序地抢运着桥板。两辆大板车在夜雨中来回穿梭奔跑。当抢运到第五趟时,洪水已凶猛地冲拍着桥面。张建忠推着一车桥板刚走到桥中间,不料一股巨浪卷着一棵大树向他脚下的钢柱桥墩猛烈冲撞过来。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钢缆断裂,桥墩倒塌,桥面猛地向一侧颠倾,眨眼间,张建忠等10人被重重地抛进了滚滚洪流之中。其他九位同志经过奋力搏斗游上岸,可张建忠却失踪了……。
  23日早晨,人们离窑头铁索桥下游二公里处的沙滩上,找到了张建忠的遗体。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告别了他眷恋的父老乡亲,实现了“把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的人生价值。
  24日下午,在桃江河畔的村里小学操场上,县、乡、村为张建忠举行了当地有史以来第一个最隆重的追悼会。连绵不断的风雨挡不住悼念的人群,县、乡领导来了,村里的党员、干部、民兵来了,桃江河畔600多名村民自发地走来了。圣洁的花环摆满了追悼会场,人们虔诚地向一颗平凡而高尚的灵魂折腰志哀,泪水顺着一张张肃然的脸颊无声地流淌。泣声、雨声、江涛声,汇成一曲哀恸悲壮的挽歌:张建忠——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你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那无私奉献的品德和精神将世代铭刻在家乡的山川大地!
  1989年12月6日,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作出决定,追授在抗洪抢险中为抢救集体财产而英勇献身的张建忠烈士“雷锋式民兵”荣誉称号,在南昌市和龙南县城先后隆重举行追授张建忠“雷锋式民兵”光荣称号大会,组织张建忠事迹报告团,在南昌、赣州、龙南县境的各乡镇、各中小学举行巡回报告大会。省军区司令员张传诗少将、政委魏长安少将、省军区副司令员沈善文少将等省、地、县党政军领导先后看望慰问张建忠烈士家属。1990年5月,县里拨款与集资整修加固了张建忠献身的地方——桃江窑头铁索桥,县政府作了决定将窑头铁索桥更名为“建忠桥”,并立碑竖立在桥头上。
  (徐爱华甘谢陈)
  
同年(公元196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