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漳州市> 平和人物

张鸿恩

[公元1884年-1953年]

张鸿恩为[公元1884年-1953年]

  张鸿恩(1884~1953),字天赐,又字行人,琯溪后巷村人。父寒绍,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为人忠厚淳朴,乐善好施。家庭的熏陶和教养,使鸿恩成为一个忠厚朴实、生活严谨且勤于任事的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鸿恩毕业于鼓浪屿寻源书院后,曾在南安、平和等地任小学教员,民国9年起,一直任私立育英小学第三任校长。1952年,育英小学与琯溪中心国民学校合并,定名琯溪小学,他改任该校副校长,直至逝世。
  鸿恩始终以育英小学的校训——“诚、慎、勤、勇”为座右铭,身体力行,尤重于“勤”。他常说:“不勤教无以为仁”、“不勤教无以为智”。在他的倡导下,校园内勤教勤学蔚然成风。30年代初,他敢于突破当时的学制,在四年级以上增加初级英语教材和尺牍、应用文等教学,并亲任应用文课的教学。
  旧社会里,鸿恩过的是极为清贫的粉笔生涯,但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视教书育人、培育人才为最大的幸福。当时,育英小学系私立学校,经费困难,他与同事同舟共济,苦力支撑,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他虽为校长,但对校园的整理、打扫以及桌椅的修缮等都亲自动手,在师生中树立了一个勤劳、严谨、朴实、不务虚名的长者形象。
  教学之余,鸿恩爱好医道,潜心研究本草,博采民间验方,自辟药圃,亲自栽培、实验,有人求诊,从不取报酬。他就实践写成的《民间本草拾遗》一书,虽已散失,但部分留存的验方,至今仍应用于民间,且被称为《天赐方》。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