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邵武人物

张国辉

[公元1893年-1968年]

张国辉为[公元1893年-1968年]

  张国辉(1893~1968),字传新,邵武城关人。父亲笏卿,是前清秀才、基督教牧师。张国辉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进入基督教会办的汉美书院读书,宣统二年(1910)春升学到福州格致书院。同年秋,教育部考选留美学生,他以优异成绩于次年春录取赴北京清华学堂(即现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学习。民国2年(1913)秋,经甄别合格,以公费保送赴美留学。他在美留学7年,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法学研究院学习,取得文学硕士、法学士、法学博士学位。
  张国辉学成后,于民国9年秋至民国21年进入外交、法律和教育界工作,先后在北洋政府驻美公使馆任顾维钧公使的随员;北京国民政府、武汉革命政府外交部秘书处任秘书;南京国民党中央特种刑事临时法庭任审判员、-任参事等职。这一时期,他还应聘担任北京中国大学英语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教授达7年之久。
  民国22年冬,福建成立人民政府时,张国辉应外交部长陈友仁之邀,在上海担任国际宣传工作。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他经香港到达越南堤岸,与华侨李氏结婚后,多年侨居在越南岳父家,创办强华学校,自任校长,又应邀担任中华学校国文、英文教员等职。其间,他曾于民国29年春,一度返回上海,开办律师业务一年余,因当时汪精卫政府曾以公使职相邀,他拒绝接受,遂遭特务暗算而受伤,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迫于困境,他不得不再次避居越南。
  民国35年冬,张国辉由越南回国,路经香港时,由民盟中委刘王立明和周新民介绍,参加民盟组织。次年,应聘到广州岭南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并参加爱国民主活动,担任民主派学生的顾问。直到1949年秋,离开岭南大学,随民主党派人士经香港到达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1950年秋,张国辉在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班结业后,先被派遣往哈尔滨任松江省人民法院审判员,又到东北人民政府-搞宣传调查工作,后调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审判员。1952年秋离开人民法院,任福州大学历史系(后改为福建师范学院)教授。1958年离开师院,1960年任教于广东南方外语专科学校。1961年春,由福建省侨务委员会安排他返回邵武休养,被聘为邵武政协委员。
  张国辉青年时期,才华出众,是邵武第一个留学生,通晓7国语言。学成后,在外交、司法界工作时,都取得一定成绩。在北京、南京等地任教时,在学术界颇有威望。他一生阅历丰富,具有一定的民主进步思想。“文革”开始后,被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遭到批判,1968年7月3日,含恨去世,终年76岁。
  
同年(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