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建瓯人物

张沐

张沐为

  张沐,原名张睦,字季友,建瓯县人。民国3年(1914)生。幼年就读小学,老师讲“正气歌”,他仰慕文天祥气节,课中讲故事,常以文天祥为题发言。小学毕业,进印刷店当学徒。其时当学徒要受老板娘指使做家务。老板家里有婢女,常受-,张沐因鸣不平,致受老板父子打骂,愤然回家,自此不当学徒。
  民国18年2月,省教育厅创设建瓯乡村师范学校,张沐考取入学。同学黄可英,沙县人,中共党员,张沐和他接近,因参加中共互济会活动。同年9月间,国民党政府-当局,以搜捕共产党人为名,捕去学生黄可英等9人,张沐也在其中,年纪最少,仅16岁,旋解福州高等法院审理。在押时,与厦门等处被捕学生20余人共处,大家都是同案,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他和大家经常反抗看守所管理人员,取得放宽待遇,亲友接见,引进红色书刊,均不受拘束,因得在看守所内自由阅读,并与同处学生讨论研究,进步很快。
  民国19年8月,张沐被押11个月,因没有证据,法院检察处不予起诉,高等法院据此宣判无罪释放。他即返建瓯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民国20年批准为中共党员,分派到吉阳开展农村工作。民国21年建瓯成立中心县委,他任县委委员,领导吉阳工作,成立西区区委,深入山区岩下,曹墩、坑头、北洋塘一带,组成岩下农民协会,以岩下为据点,建立游击队,张沐为闽北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队长,黄可英为政委。民国22年8月,中央红军彭德怀率领的先头部队到达顺昌洋口整顿,张沐奉上级指示,组织20多人到洋口领来长 各10多支,一路上夜行露宿,冲破沿途险关,回到坑头。4天后中央红军离开洋口,建瓯驻军及地方民团开始反扑。10月间,岩下游击队30多人,带长 30多支,在溪塝后门山田坪厂开会,被驻军五十六师及地方团队数百人包围袭击,游击队奋勇突围,队员余金婢、黄法可、温火婢3人当场牺牲,江文烈身受重伤被俘,被割下首级也壮烈牺牲。张沐左脚受重伤,从悬岩滚下山谷,被农民救护,报组织送福州医治,截去右腿后,隐居在亲戚饶笑天家中,不久装上假腿。
  民国25年张沐返回建瓯,与友人袁子明创办《晨报》,他任。同年12月,福建绥靖公署由闽南迁建瓯,发行《闽北日报》,原《晨报》被接收,张沐仍充《闽北日报》。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9月,中共建瓯县委重建,张沐任县委组织委员,和方文治一起领导建瓯抗日救亡运动及党的城乡工作。冬季,绥靖公署撤销,将《闽北日报》赠给国民党建瓯县党部,张沐任该报总。不久,总换人,他仍充。
  在此期中,张沐加入建瓯抗敌后援会工作,以报纸为阵地,扩大中共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影响,并开展组织群众工作。当时,在京沪一带就学的建瓯籍大、专学生疏散回籍,自动组织抗日宣传队,张沐随即引导他们加入抗敌后援会宣传工作团,并发动他们组织“七七”剧团和歌咏队,更指派不少中共党人参加活动,发挥核心作用。
  由于张沐在抗日宣传工作中作用大、影响大,被国民党特务定为打击对象。民国27年5月某夜中,凶徒敲门冲入较场巷住宅,在张沐卧室窗门口,向床上开 射击。他身中数弹,未伤要害。次晨,国民党政府当局曾来“慰问”,并安置到医院治疗。派宪兵守岗,名为保卫,实则监视。一个月后出院,乘轿离医院仅300米,突有凶徒数人涌上,迫令停轿,举 向张沐头部射击,即时脑浆迸裂,卒于血泊中,时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