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古田人物

曾远辉

[公元1910年-1982年]

曾远辉为[公元1910年-1982年]

  曾远辉(1910~1982年),原名程学贤,吉巷乡兰溪村人。宣统二年(1910年)9月生。13岁丧父,随母往新加坡投靠姑妈。
  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新加坡英语学校。民国20年至26年,先后在马来亚各埠小学、新加坡广惠肇义学校担任教员及私人翻译。远辉业余常读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的《西行漫记》等进步书籍。民国27年初,远辉获悉祖国抗日战争爆发,毅然回国,奔赴延安参加革命。2月,进陕北公学学习,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入中央党校训练,结业后中共党组织派往西安青年会从事地下党工作,改名曾远辉。民国29年,地下党组织遭破坏,远辉奉命回延安,进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同时兼任鲁艺英语教师和财务科长。民国33年与校友路比结婚。民国34年,先后担任晋绥军区联络处、延安外宾招待所联络员、翻译及副所长。民国35年秋,国民党发动内战,“美军观察组”奉命撤销,留下十几辆大车供中共中央领导撤退使用,时外事组内无人会开车,中央派20名警卫员要求在美军离开前三个星期内学会汽车驾驶,派远辉当翻译。此期间,远辉边翻译边学习,首先学会驾驶技术,奋勇担负教练,手把手地教会各个警卫员驾驶技术,0完成护送叶剑英等中央领导撤退的任务。民国38年,被派往天津筹备成立天津外事组,并担任外事处二科科长。
  解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满洲里创建对外联络处。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电召远辉到京征求意见,他毫不犹豫地说:“只要组织信任我,那里的气候再寒冷,困难再大我也得去”,无暇顾及妻儿,即刻匆匆起程。满洲里是祖国的北大门,地僻天寒,居住的多是沙俄时期-的俄罗斯人,环境尤为复杂。远辉只身在零下58度严寒下筹建外事处,先着手租用楼房开设办公场所,物色人员,由3、5人发展到70人。进而设计新盖外事处大楼。他与工程师紧密配合,日夜赶建工程,半年竣工,终于在满洲里建起外事工作基地,受到来满洲里考察的王炳南副部长高度评价。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途经满洲里时,由远辉陪送至奥得堡,听取远辉工作汇报,表示满意和赞赏,并劝慰他要注意保重身体。而他身患严重胃病,经常在吞食大把苏打片后,忘我工作。还参加各类活动,教群众唱革命歌曲。春节期间,组织人员到各单位拜年慰问,被群众赞为北京派来的多才多艺好干部。
  抗美援朝期间,远辉全力以赴,宣传发动全市干部职工捐款捐物,为援朝运输大队安排食宿,巡视途经满洲里的援朝军用物资运输情况,同时还提出组织人员猎狩满洲里野生动物黄羊以改善志愿军生活的建议,得到上级同意。不久千万只黄羊运送到朝鲜前线犒劳中、朝指战员。抗美援朝结束后,远辉受到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嘉奖,荣获三级红旗勋章。
  1952年远辉调任内蒙外事处处长,不久国务院又抽调他到英国任参赞,后因遭诬告未能赴任。1956年1月调北京外交部任总务司专员、基建处处长。1964年起又兼任外语学院附设中学校长,他把心血倾注于培养青年学生,为国家培养外语人才。
  “文革”期间,远辉被下放到山西、湖南、河北干校劳动达6年之久,因劳累过度跌成半身瘫痪。1975年回外交部总务司任司级顾问,之后又任北京外语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82年3月3日逝世于北京,终年73岁。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