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余杭人物

于再

[公元1921年-1945年,“一二·一”四烈士之一]

于再为[公元1921年-1945年,“一二·一”四烈士之一]

  于再(1921—1945),原名镇华,又名培卿,余杭县人,随祖父移居杭州。1937年,在杭州之江大学附属高中读书。日军进逼杭城,和同学江腾等人毅然共赴国难,前往重庆。因举目无亲,衣食无着,充当旅社练习生和轮渡公司售票员。办事沉着果断,一有空暇,即醉心读书。1938年,进陕甘宁边区陕北公学学习。6月,受汉口八路军办事处派遣,去国民党军第五十五师工作,参加武汉保卫战。武汉失守,最后一批撤离前线。在群众帮助下,辗转到达川东奉节。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至万县河口场小学当教员,任该校中共特别支部宣传委员,组织业余读书会,动员师生投入抗日救亡事业。1940年夏,调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交通员,10月任郊区三才生煤矿会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徐冰领导下,组织一批报童,以飞快的方法,分头销售和散发有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新华日报》,并设法弄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信封,将报纸寄给国民党高级将领。又在三才生煤矿与天府煤矿发动-,要求改善职工生活, 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9月,为避免地下党暴露,又考入重庆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读书。1943年毕业后,由党组织安排,进国民政府国库署工作。1944年冬,参加青年远征军,转战缅甸、印度战场,又一次回到抗日的最前线。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回国,到昆明南菁中学任教。又积极投入反内战、争-。同年12月1日上午11时许,国民党派遣大批-特务,包围西南联大,殴打联大学生。于再和南菁进步师生一起,迅速赶去劝阻。忽见一暴徒正拉开手 导火线,要向校内掷去,他奋不顾身,扑上前去,抱住暴徒,保护了学生,自己却被炸成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同天被杀害的还有李鲁连、潘琰、张华昌三学生。惨案发生后,昆明、重庆、成都、上海、遵义等许多城市举行-, 派暴行。上海由宋庆龄、柳亚子、马叙伦、郑振铎、许广平、沙千里、金仲华等7人组成主祭团,举行于再烈士追悼大会,全市学校及各界团体70余单位,2万余人参加。马叙伦致祭词,宋庆龄在挽幛中称他是“为民先驱”。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