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人物

袁国钦

[公元1908年-1957年]

袁国钦为[公元1908年-1957年]

  袁国钦(1908~1957),又名葛君,福建上杭白砂村人,光绪34年(1908)出生在佃农家庭。民国2年(1913)在本校小学读书。民国14年中学毕业。民国16年,袁国钦受北伐战争的影响,赴泉州宣传养成所学习军事、政治,还到农村去组织农民协会,竭力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号召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帝国主义。当年10月,在养成所结业,先后在上杭、晋江、泉州等地任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
  民国22年,袁国钦在十九路军将领张炎的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先在东京东亚高等学校补习日语,继在中央大学读研究生班主攻农业经济学。因在报上发表反映日本农村经济凋敝的情况,被日本警察拘捕1个月之久。民国24年回国,任北京外交研究会研究专员。同年,陈仪任福建省主席,由于陈的顾问沈祖训的提携,袁国钦任福建省县政人员训练所讲师。民国25年任福建省教育师资训练班教导主任。民国27年任民众教育师资训练班教务主任。民国28年任福建省政府民政厅第三科科长。
  民国29年12月,任福建长乐县县长。接任伊始,第一道命令是严禁乡镇基层组织巧立名目对商民滥施摊派;其次,是亲民、廉政。他对僚属说:“事求民便,政本舆清”。撤除前任县长门禁森严的县长室,不管是谁都可以入见。民国30年4月,任福建省政府教育厅第三科科长。
  民国30年8月,出任邵武县县长。他生活俭朴、烟酒不沾,穿的是粗布衣褂,伙食也很节俭,下乡视察时,轻车简从,从不接受宴请。当时,国民党第三战区下属“剿匪”指挥部,正加紧对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游击队进行“围剿”。省委通过当时任邵武县政府民政科长的叶独清、公沽局林立、教育科督学钱启明等地下党员与袁国钦建立联系,及时掌握敌人动态,得以向安全地带转移,化险为夷。民国31年,中共省委书记曾镜冰率游击队20余人深入到县水北乡的三、四都一带活动,被县军事科科长徐锐察觉,密报袁国钦。袁遂亲率一个保安中队前往“围剿”,当队伍行至半途,袁又有意鸣枪示警,使游击队得以及时转移,免受损失。同年冬,中共省委机关指派王一平及机要人员孙竹云到县城开展城市工作,由于袁国钦的掩护,使工作进展顺利。不但如此,袁国钦任内还为游击队提供0弹药,营救被捕中共地下党员何家驹、蔡友兰及省委工作人员廖衍、张惠芳、萧玉英等脱险。
  民国34年9月,抗战胜利,陈仪奉调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10月,袁国钦被电召去台湾,任长官公署民政处第一科科长。民国35年,调任台南县县长。不久,台湾“2.28”事件发生后,陈仪下台,袁国钦通过福建省主席李良荣的关系,于民国37年8月离台回福建接任省民政厅长。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中共福州地下组织根据袁过去为人及政治态度,派地下党员郑田青找袁联系。袁即向郑提供所知道的情况,并妥善保护好一切档案材料。此举受到上级的表扬。福州解放后,成立台湾工作委员会,袁国钦任该会科科长。1952年,台湾工作委员会撤销,袁国钦任省政协副秘书长,并参加农工民主党,任该党工作委员会宣传处处长。1957年1月因病逝世,享年49岁。
  生平著作有《国际法发达史》(商务版),《外交大辞典》(中华版)。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