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鲤城人物

尤鸿源

[公元1920年-1944年]

尤鸿源为[公元1920年-1944年]

  尤鸿源(1920~1944年),原籍泉州北郊罗溪乡(今罗溪镇),1920年(民国9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市出生。父亲早逝,少时失学,做过报童和餐馆、西药店学徒,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家人生活。
  1935年,尤鸿源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简称“民武分会”)。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推动“民武分会”成员与工、商、学业余俱乐部店员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团体。1937年5月,菲律宾华侨总工会倡议组织华侨劳工团体联合会(简称“劳联会”),尤鸿源被推举为“劳联会”筹备委员会成员。1938年4月,“劳联会”在马尼拉正式成立。
  “劳联会”所属的菲律宾店员救亡协会(简称“店救协会”)也相继成立,选举许敬诚(许立)、尤鸿源、张匡时等8人为第一届执行委员。在尤鸿源等人的领导下,“店救协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举办时事讲座,创办夜校和各种学习班,举办文娱体育活动,进行争取改善店员生活的合法斗争,积极发展组织,以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日战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尼拉沦陷前夕,“劳联会”组织300多名华侨青壮年,从马尼拉转移到中吕宋阿拉脱山的树林里,尤鸿源是领导人之一,他的菲律宾语、英语讲得很流利,又熟悉菲律宾的民情风俗,使转移队伍顺利抵达目的地。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成立后,尤鸿源作为“华支”驻中吕宋的代表,担负“华支”与菲律宾抗日友军之间的联络工作。他不畏艰险,在深山老林中奔波,传递信息。
  1944年12月初,日军出动大批兵力搜索蕊描弱夏省甲标社地区,尤鸿源刚好去那里的一支部队办事机构,不幸被日军抓住。日军对他施行各种毒刑逼供,尤鸿源始终没有泄露机密。最后,日军惨无人道地把他凌迟碎尸。尤鸿源牺牲时,年仅25岁。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