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鲤城人物

吴藻汀

[公元1888年-1968年]

吴藻汀为[公元1888年-1968年]

  吴藻汀(1888~1968年),名堃,泉州东街菜巷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月生。
  吴藻汀15岁进入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在校的进步教师、同盟会会员江大疆经常引导他阅读孙中山在日本出版的《民报》、《复报》等革命刊物。当时府中学堂学生为反对不合理的管教,曾发起多次-,吴藻汀都是发起者和带头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吴藻汀从中学堂毕业,赴省复试,获优良第二名,奖“优贡”。
  宣统元年(1909年)春,吴藻汀考进福州全闽高等学堂,因见清廷腐败辍学回家,秘密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夕,他创办泉州体育会,为光复泉州作准备。泉州光复前夕,吴藻汀受同盟会委派,担任保安队教练,维持地方治安。还带领保安队员接收官府军装 库。
  民国元年(1912年)春,受聘为晋江官立小学堂教员,又先后担任晋江小山小学、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县立通俗讲演所所长等职,并创办培德、毓秀两所女子学堂,同时创建《复报》周刊社,自任。民国5年,他组织泉州最早的话剧社泉州移风剧社,演出《皇帝梦》、《血手印》等反袁称帝的话剧。其后,他又和泉州剧人组织更俗剧社。五四运动前后,吴藻汀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为泉州第一对文明结婚的新婚夫妇作证婚人。
  民国13年,吴藻汀被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在议会中,他极力反对军阀李厚基加重晋江人民的负担,由此激怒了李厚基,遭到拘禁,幸有亲友营救,才得自由。同年12月,福建省省长萨镇冰聘他为省政府咨议。翌年委任他为南洋英荷各属教育考察专员。
  民国14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吴藻汀编写《申江血》剧本,组织“五卅”剧社,在开元寺公演,筹款支援上海工人。随后组织泉州戏剧研究会,演出《陈三五娘》等话剧。抗日战争中,吴藻汀多次用“操打”、“醒余”等笔名在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抨击蒋介石的投降妥协。
  民国15年4月,吴藻汀出任晋江县教育局局长,同年11月卸任。自此之后30多年先后受聘为泉中中学、培英女中、培元高中、晋江县中、凌霄中学、泉州七中等校的文史教师。
  吴藻汀不仅为推动泉州话剧运动作出贡献,对泉州民俗学和地方史研究也有成就。先后整理出版《泉州民间传说》6集共100多篇。民国18年,被国立中山大学采为民俗学会民俗丛书。
  吴藻汀一生还写过不少诗词作品、文史资料、史学论文,主编过《闽南乡土杂志》,点校《闽中摭闻》,撰写《抗倭英雄俞大猷》和《泉州留府埕七部棺考证》等书。
  解放后,吴藻汀参加泉州历史人物纪念馆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退休后继续整理民间传说10篇,从1961~1963年先后主编《泉州文史资料》8辑。
  吴藻汀多次被评为文物工作积极分子、先进文化工作者、群众文艺宣传标兵、文艺创作优秀作者、泉州市政协俱乐部特等积极分子等。从1950年的晋江县城关区人民代表会议、泉州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泉州市一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他都被推选为代表;1955年起一直被选为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同时先后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委员和泉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等。1958年和1961年先后两次晋京,参加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和全国各民主党派中央全会扩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的接见。
  1968年1月,吴藻汀病逝,享年81岁。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陈丙丁 (1888~1950)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李爱黄 (1888~1943)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李俊承 (1888~1966)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谢联棠 (1888~1974)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
林文图 (1888~1960)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
+ 更多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徐碟姑 (1874~1968)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林庆年 (1893~1968)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黄炳武 (1887~1968)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潘儒赞 (1926~1968)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张瑞财 (1905~1968) 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曾振强 (1890~1968)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 更多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