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吴星峰

[公元1922年-1994年]

吴星峰为[公元1922年-1994年]

  吴星峰(1922~1994),原名星昌,祖籍湖寮镇新寨村,出生于新加坡。
  星峰6岁入三条石英文小学,后转入美朱律华人小学就读。民国17年(1928),随祖母和母亲回国,入古城承祜小学读书。不久,他重返新加坡,民国21年再度回国,就读于湖山官学。民国24年,他入汕头聿怀中学就读,民国26年转学大埔中学。在中共大埔县委成员饶乃跃的影响和领导下,他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与何渠若(蓝克纯)等人发起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初步探索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民国27年7月,他和廖一帆、何渠若一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瞒着家人,改名星峰,进入陕甘宁边区,被编入陕西省旬邑县赵庄的陕北公学分校三十九队。12月,他被批准为中共党员,被编入抗大第一分校第三营第十二队任青年班长,赴晋东南潞城县接受军训,于次年5月毕业。
  民国28年9月,日军扫荡晋东南根据地,星峰自愿报名奔赴前线,被派往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一一五师二四四旅六八八团六连任副连长。民国29年1月,所部编入一二九师第一旅第一团,他先后任连长、政治指导员、旅武工队队长,转战于南太行山及平汉铁路、白晋铁路两侧,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战斗,发动群众,建立抗日人民政府。民国31年,他在山西潞城一次战斗中负重伤,次年3月伤愈后奉命回延安军委干训班参加整风学习。民国33年12月,他被派往抗大七分校任教员。民国34年12月,调晋冀鲁豫军区任军官教导二团主任(即团长兼政委),负责教育训练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中被俘的国民政府军少校以上军官。民国35年6月,调晋鲁豫中央局国军工作部工作。7月,任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副教育长,随后任冀鲁豫军区军官教导团政委(副旅级)及华北军区军官教导第三团政委。在接收转送受训旧军官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刘伯承、邓小平通令表扬。星峰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民国38年1月,星峰任军代表,带领教导团接管国民政府华北“剿总”司令部对国民政府军的军官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将大部分人员遣回江南蒋管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江南展开政治攻势。
  民国38年5月,星峰率华北军区军官教导团赴南京,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第四支队(师级)副政委。是年12月,他率支队参加解放重庆战斗,历任军官教导第二团政委、高级研究班政委(正师级)、-等速成中学(培训解放军团以上军官)政委、西南军区后勤卫生部政委。1955年调至长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8年8月,星峰转业至石油工业部,任机关党委副书记。1960年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任中共大庆石油会战工委副书记、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坚守在开发油田的第一线。1963年4月,任石油工业部党组成员;1964年4月,任石油部政治部主任。1966年,他兼任中共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工委书记及会战总指挥,后调任-兼大学工作组组长、中共北京市大学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在“文革”中他受破孩历时10年。1979年3月,他进中央党校学习,11月出任厦门市委书记兼市长。1983年3月,调任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85年,星峰离休。晚年他赋闲思乡情浓,将毕生存书全部捐献给大埔县虎山中学,其中包括他的著作《大庆的春天》、《新加坡探亲记》两书。
  吴星峰于1994年9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   经历历史事件: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百团大战 (公元1940年--公元1941年)

  同年(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杨德元 (1922~1989)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袁改 (1922~1987)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
杨民望 (1922~1986)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
石瑞 (1922~1979)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
刘绍珠 (1922~1946)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
+ 更多公元192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4年)去世的名人:
柯羐仙 (1916~1994)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林梦飞 (1909~1994)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
何碧辉 (1904~1994) 福建省厦门市
许木泰 (1914~1994)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
张晋基 (1923~1994)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
游寿 (1906~1994)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
+ 更多公元199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