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宁德市> 福安人物

吴清友

[公元1907年-1965年]

吴清友为[公元1907年-1965年]

  吴清友(1907~1965年),原名毓梅,笔名白芒、启明、青佑。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福安城关东凤街人。幼年丧父,寡母孤儿,生活清苦。其叔吴景旺,为抚其成人终身不娶,以替人宰猪、种地所得苦撑其母子生活。
  民国14年(1925年),清友从霞浦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考取北平俄文法政专科学校、结识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并经其介绍考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班里担任口译和笔译有关教材工作,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民国19年冬回国,民国22年受聘为上海《中华月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民国24年,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他和马相伯、沈钩儒、邹韬奋等275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随后加入“上海文化救国会”,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他在《中华月报》上,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撰写辛辣的杂文,抨击蒋介石和汪精卫-行径;著文评介时局,发表《民族问题讲话》、《现阶段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等专著,论述民族问题与殖民地问题,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唤起民众同仇敌忾,抵御外侮。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后,他在纪念鲁迅逝世两周年的座谈会上,对鲁迅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呼吁国民发扬鲁迅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精神,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在共产党领导的各种群众组织的-上发表演说。同年,他译出列宁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先后在上海、桂林等地出版,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民国31年,为避开特务的盯梢,清友到重庆交通大学任经济地理教授,课余译介苏联的书籍。两年后,他离开交大,任重庆中华书局,兼任《商务日报》总主笔。此间,他发表《苏联民族》、《苏联的红军》等著作,向大后方人民介绍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主力作用,以鼓舞抗战斗志。这时,中共地下组织已掌握《商务日报》经理部和采访部的领导权。由采访部主任杨培新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单线联系,传达党的意图,清友与之配合默契。
  民国35年,清友回到光复后的上海,随即投入轰轰烈烈的反内战-,在群众-上,他慷慨激昂发表演说,谴责蒋介石一意孤行、发动内战的行径;在--的队伍里,他不惮上敌特的黑名单,偕同上海进步的知名人士走在前列。民国37年1月,他为庆祝叔父景旺70大寿返回福安,并随带黄炎培、叶圣陶、郑振铎、田汉等当代著名文人为其题词的《祝寿纪念册》作为寿礼,向培育自己成长的叔父表达一片孝心。同年,垂死挣扎的国民党当局大肆-进步人士。他随即转到香港笔耕,撰写《苏联计划经济》、《苏联国民经济》等许多专著。还翻译出版《殖民地保护国的新历史》、《殖民地附属国的新历史》等。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的研究,做出开拓性的贡献。
  1949年6月,清友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之邀,回到北京,在总行专家室工作,并先后兼任北京大学俄语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其间,中央领导人周恩来、林伯渠等曾在中南海设宴邀他叙旧。1956年,毛泽东在怀仁堂接见他,并留影纪念。1957年,清友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升任总行办公厅副主任。1961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翻译组组长。1965年2月逝世,终年58岁。
  吴清友勤奋好学,多才能文。一生舌耕笔薅,生活清苦而著译甚丰。仅建国前介绍苏联政治经济学等专著约达1000余万字,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研究苏联问题专家。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