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人物

吴建国

[公元1962年-1979年]

吴建国为[公元1962年-1979年]

  吴建国,1962年9月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含浦镇塘峡村吴家湾组一个农民家庭。望城,人杰地灵,曾哺育了不少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是著名烈士郭亮、雷锋的故乡。吴建国的父亲吴启和,母亲谢友文,都是很年轻就入党的农村干部。他们的阶级觉悟很高,十分热爱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并经常教育儿女,不忘旧社会穷人的苦,珍惜新社会的好日子。吴建国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多次讲述曾祖父去世时的悲惨情景:那是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大雪纷飞,北风呼啸,富人们都在围炉烤火,吃着佳肴美酒的团年饭,他们70岁的曾祖父却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仍在忙碌奔波,三更未归。第二天,才发现老人失足跌进十里路外的水田里,骨瘦如柴的身躯已冻僵硬了。在母亲的熏陶下,年幼的吴建国从小就懂得了什么是光明,什么是黑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苦难。
  6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吴建国和他的同学们: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老师举出一件又一件生动的事例,吴建国听得如痴如醉。他下决心要向雷锋叔叔学习。以后,他和同学们多次翻山越岭,步行十多公里,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他最爱唱的歌曲是《学习雷锋好榜样》,最喜欢读的书是《雷锋日记》。他不但嘴里唱,而且注意见行动。新学期开学,一个同学因没有钱交学费哭了。他看到后,就把平时积攒的压岁钱、零花钱全部掏出来交给他。上劳动课,学校规定每人割草25公斤,他总是超额完成任务;学校建校舍,运砂运石,他挑满筐,推满车,样样干在别人前头。
  吴建国热爱集体,心里时刻装着集体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一次,生产队的一台抽水机出了故障,当时禾苗正在受旱。他不顾感冒发烧,脱下衣服,一头潜入3米多深的河底,把阻塞在抽水机上的草屑等杂物排除干净,累得浑身乏力。队里要给他记工分,他怎么也不肯要。
  在吴建国14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上午,4个不会游泳的小孩子跳到池塘去玩水,其中一个名叫吴伏良的10岁小孩,在嘻笑中滑向池塘中央,身子下沉,眼看塘水就要没过他的头顶,情况十分危险。另外3个小孩吓得躲进了塘边的牛棚。吴建国正好从这里路过,便急忙跳下池塘,用尽全身力气,把吴伏良托出水面,救到岸上。这时,这个溺水儿童肚子灌满了水,一身发青,大人们都感到束手无策,吴建国却用从学校学到的有关救护知识,给小孩做人工呼吸,终于把肚内的积水全部排了出来。小孩得救了,而他自己却累病了。邻里夸奖他说:“建国这伢子真像个小雷锋!”
  1978年夏天,吴建国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当时,在中越边境,越南侵略者不断对我进行武装挑衅,他们杀我同胞,毁我村庄,占我领土,掀起阵阵-恶浪。吴建国对此怒不可遏,义愤填膺。
  征兵的消息传来,吴建国像雷锋要求参军时一样,一次又一次缠住公社武装部长要去当兵。武装部长见他只有16岁,感到很为难,只好和接兵的副连长商量。恰好吴建国的妈妈也找副连长来了,恳求批准他儿子参军。接兵的领导同志为他母子热爱祖国的精神所感动。经过研究,吴建国被破例批准参军了,分配到广西边防某部七连。
  刚到部队,吴建国每天早上迎着晨风打扫营区,踏着朝露为战友们做这做那,同志们夸他把勤务都包了,但他感到还有许多劲没地方使,冒冒失失要求站岗放哨。排长对他说:“你还不会使枪,怎么站岗?”吴建国听了,天天缠着副班长周培志学瞄准练枪法,晚上偷偷爬起来观察哨兵怎样放哨。
  一天上午,他正在擦枪,抬头发现副班长趴在桌上写东西,凑过去问道:“副班长写什么?”副班长用手捂住说:“没什么。”吴建国说:“我就知道,一定是在写请战书!”
  副班长知道瞒不过他,便一本正经逗他说:“请战是老兵的事,你们新兵还是留下来看守营房吧!”小吴不服气地说:“打起仗来还分什么新兵老兵,抗美援朝时,入伍几天就出国打仗,这样的人立功当英雄的还多着哩!”说罢,他放好枪,也趴在床上写起请战书来。
  下午,吴建国就把请战书交给了班长王松山,他写道:“……我坚决请求上前线。请党考验我,把最艰苦、最危险、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敬爱的党啊!请在战场上看我的行动吧!”
  在临战训练中,小吴把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化为实际行动。他打仗心切,恨不得把射击、刺杀、投弹、爆破等每一个训练科目一下子都学到手。因而,一进训练场,他就拼命练起来,有时皮肤划破了,自己还不知道。有一天,他听二班长吴玉林和几个战士在谈话:“打起仗来,压子弹要快,有时早一秒钟压好,先敌开火,就能消灭敌人。”吴建国听了,对二班长他们说:“我们比比看!”结果,吴玉林压完了10发教练弹,吴建国才压进两发。他认输了,但并没有泄气,而是暗暗下决心赶上甚至超过二班长。他找来几发教练弹,有空就练。一天夜里,班长听到小吴被子里发出咯嚓咯嚓的响声,猛地掀起被子一看,啊!原来小吴正练压子弹哩!没几天,小吴又去找二班长比赛,居然赶上了二班长压子弹的速度。
  按战时执行穿插任务的要求,吴建国和副班长周培志编在一个战斗小组,携带一根爆破筒。吴建国反复动脑筋考虑,如何在战斗中迅速接近敌人,炸毁碉堡。他提出用一根绳子拴在爆破筒两头,跑步前进时,扛在肩上,匍匐前进时把它背在背上,当场试验效果果然不错。吴建国对周培志说:“副班长,我俩一言为定,打仗时,你掩护我去爆破,保证完成任务。”停了停他又说:“穿插时,这个爆破筒归我扛,我是农村长大的,爬山有劲,你别看我是个新战士,我们来个比赛,看谁消灭敌人多!”看着他那憨厚认真的样子,周培志心里十分高兴。
  直到战斗打响的头一天,吴建国仍在琢磨如何打好第一仗。他找到排长宋宗贵,提出了在实战中可能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末了,他靠近排长腼腆地问道:“排长,我今年快17岁了,可以申请入党吗?”宋宗贵耐心地解释说:“按党章规定要年满18岁,才能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建国转而急忙地说:“排长,那你看我像不像一个共青团员?”排长高兴地点头说:“像!像得很!”吴建国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入团申请书交给排长,说:“请团组织在战斗中考验我!”
  也就在这一天,吴建国怀着保卫祖国的强烈热情,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就要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了,这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因为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肩负着保卫祖国的重任,我要是牺牲了,请你们不要为我难过……父母在16年风风雨雨中,为我的成长操尽了心,现在我要用心血来保卫你们,保卫人民!爸爸、妈妈,在敌人面前,我是决不屈服的……
  家书还未来得及寄出,吴建国就奔向了惩罚越南侵略者的战场。
  1979年2月17日拂晓,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吴建国所在连担负奇袭612号高地越军的任务,敌阵地山高崖陡,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当时,一排为主攻排,三班在前,二班在中,一班在后。
  当冲入敌人第一道堑壕时,吴建国发现二班长吴玉林身负重伤。他含泪接过班长的冲锋枪,对副班长周培志说了声:“我上去了!”转身就向战斗最激烈的第二堑壕冲去。他刚转过一道弯,正碰上三班的金贵仁向一班长王松山介绍敌情:“前面茅棚下是个A形工事,里面可能有敌人。”
  “我去搜索!”不等班长下命令,吴建国便纵身冲了上去,王松山怕他一人搜索有危险,急忙跑过去掩护。吴建国端起冲锋枪,巧妙地利用地形,迅速靠近茅棚,用生硬的越南话大声吼道:“诺松空依(缴枪不杀)!”里面的几个越军嘀嘀咕咕不肯投降。吴建国“哒哒哒”,几个点射,一连消灭了3个敌人。他回来时,正碰上在左边压制敌人火力的一个战士向排长要求支援。
  吴建国高声喊道:“排长,我去!”
  “好,注意隐蔽!”
  卧倒在地的吴建国,冷静地观察着。敌人的子弹在他周围直窜,飞溅起来的尘土落了他一头。为了支援战友,吴建国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密集的弹雨,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敌人的机枪又一阵狂扫,他顺势一个翻滚,滚进了一条交通壕,避开敌人的火力,猫着腰侧身前进,来到战友跟前。战友告诉他,敌人躲在一个拐弯的A型工事的暗堡里,已经被打死3个,还有两个在负隅顽抗。吴建国说:“好,你掩护,我去炸掉它!”
  吴建国瞪着一双发光的眼睛,沉着地观察了一下,迅速朝敌人暗堡投了颗手榴弹,“轰隆”一声巨响。就在这一瞬间,吴建国趁0的硝烟未散,飞一般地跃出堑壕,向敌暗堡扑去。当他离暗堡只有四五米时,敌人射来一串重机枪子弹,他身上8处负伤,殷红的鲜血染红了绿色的军装,染红了黄色的泥土。他脸色苍白,汗珠从额头上一串串地滚下来,一阵天旋地转,顿时失去了知觉。
  躲藏在暗堡里的敌人,听见枪声、0声停止了,便探着头钻出来,仓惶逃命。一个敌军官窜到吴建国身边,见他浑身是血,以为他已经死了,正弯腰去取他手中的冲锋枪,吴建国却“噌”地坐起来,双手像铁钳一样,紧紧夹住敌人的双腿,使劲一拉,敌军官没有料到这突然袭击,两腿一弯倒在地上。吴建国虽身负8处重伤,双腿不能直立,但他以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死死抱着敌军官向200多米高悬崖边滚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吴建国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为了表彰吴建国的功绩,1979年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同时追记一等功;同年4月10日部队政治处批准他为革命烈士;9月17日,广州军区党委授予他“狼牙山五壮士式”战斗英雄称号,-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奖章。
  (胡道明)
  
同年(公元196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