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延平人物

吴辅

[宋]

吴辅为[宋]

  吴辅,字鼎臣,号怡轩,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南剑州剑浦县普安里(今南平市大凤乡)人。其父吴仁肇曾获直方员外郎封赠,不幸早逝。吴辅在父母双亡后由兄长吴仲已抚养,就读私塾。他从小勤奋攻读,成绩优异,顺利通过乡试、郡试,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出任韶州仁化县(今广东省北部)主簿,旋任福建闽县(今福州)县尉,均有政绩。后调任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和宁远县一部分)推官。时值土著居民啸聚闹事,传闻将前来攻城,一时人心惶惶。同僚十分惊恐,提出拆毁城桥,凭借险要据守。吴辅认为,桥南住着众多百姓,不能采取拆桥牺牲百姓利益而保全自己的举动。众官兵和百姓很受感动,既安定了民心,又增强了守城者信心。那些啸聚闹事的土著居民闻讯后也未敢前来犯境。防御时邻郡百姓捐献财物,吴辅一一列入清册,公布于众,毫厘不取,主办官员无从渔利。鉴同大人赏识吴辅才能,特将邻县疑难积案交他办理。吴辅在耒阳(今湖南省东南部)、醴陵(今湖南省东部)二县任邑篆时,广施仁政,为民办实事。离任回乡之际,众多百姓-再三挽留,为他饯行。
  不久,吴辅又出任著作郎(主管修纂日历)。后任临川县(今江西省东北部)知县,处理政务时与上司旨意分歧,贬谪到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任酒务(掌管税收事务)。后又被起用,任南城县(今江西省东部)县令。不久,改太掌博士,赴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监仓。
  吴辅为官廉政刚直,对官商不分的做法犹为痛恨,并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他自醴陵离任回归时,行李极少。途经洞庭湖,船老大建议去办一批货物来,装在船上,既能压舱镇住风浪,又能出售赚钱,可谓一举两得。吴辅回答说:既为官又经商,这怎么能行呢?于是以数百捆烧火柴压舱,顺利渡过洞庭湖。
  吴辅生平以道德教化为己任,与人落落不苟合。任职台州酒务时,曾在税廨建一室,命名怡轩,并以“怡轩”作为自己的字号。他有诗文数百篇,辑为《怡轩诗文集》。杨时为其作序,称“有高人逸士之志气,故其流风余韵犹足以遣其子孙而化乡人”。
  吴辅治家教子有方,子孙均有名望。次子-学问渊博,模范端严,不喜仕官之途,隐居于城东藏春峡(今南平市精神病院址)。-与杨时、陈璀、黄裳等名流交游甚厚,罗从彦一度在他门下求学。吴辅第四子吴君称乡试第一名(解元),熙宁三年(1070)举进士,荫补兴化(今莆田市)知录,历知州郡,颇负盛名。朝廷念吴辅教子有方,加封其为中散大夫。
  吴辅65岁时以屯田员外郎卸任归家,在乡里不时召集名流学士讲论交游。80岁病逝,与妻邓十娘同葬于家乡罗山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