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人物

韦挺

[唐]

韦挺为[唐]

  韦挺(生卒年不详),唐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韦冲在隋末任民部尚书,那时他与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关系甚好。
  617年底,李渊父子攻占长安。李建成被立为唐世子,封陇西公,召韦挺到府中任祭酒。618年初夏,唐王朝正式建立,李建成立为皇太子,韦挺累迁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率,与李建成的关系很亲密,是东宫官员中最受信用的人。
  武德七年(624)夏,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已达到白热化。这时,李渊带着李世民、李元吉去宜君(今陕西宜君县)新建的仁智宫,李建成准备趁此机会发动兵变,杀李世民。结果,事情被人告发。李渊没有严肃处理李建成,却归罪于东宫官员没有辅佐好太子,把韦挺等流放到越巂县(在今四川西昌)。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了李建成,李渊只得立李世民为皇太子。韦挺被召回京城,让他担任主爵郎中。当年八月,李世民当了皇帝,是为太宗,次年改元贞观。由于大臣王珪极力向太宗推荐韦挺有才干,可以信用,太宗便将韦挺升为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吏部侍郎,转为黄门侍郎,再升为御史大夫,封扶阳县男。他的女儿也被太宗选为齐王李祐的王妃,和李世民成了儿女亲家。
  李世民当了皇帝,感到自己家族还比不上山东阀门士族的社会威望,因而对山东士族非常反感,尤其对其卖婚陋习甚恶之。为了抑制旧阀门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下令命高士廉、韦挺等刊正姓氏,“普责天下谱牒,”并“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韦挺等撰成《氏族志》呈给李世民。因书中将山东士族崔氏列为第一等,李世民大为不满,又命高俭等重修《氏族志》。
  此后,太宗改授韦挺银青光禄大夫,行黄门侍郎,兼管魏王李泰王府事。太子李承乾好声色,挥霍无度,引起太宗的反感,魏王李泰乘隙取宠,欲争夺太子地位,就派韦挺等人对朝中要员进行贿赂,为他制造舆论。贞观十七年(643),太子为保自己地位,欲发动政变,事情败露,魏王李泰也因此被降为郡王。太宗没有处治韦挺,原谅了他,后又让他担任太常寺卿。
  贞观十八年(644)底,太宗到洛阳,下令准备发兵东征,派韦挺前往幽州(今北京市)筹备运输军粮,下诏命河北诸州皆听他节制。临行,太宗对他说:“幽州往北至辽河有二千多里,其间无州无县,军粮要靠你准备停当。你可自选十名四品官为属官,再拔200名骑兵供你护卫。办好此事,你的功劳不小。”韦挺到了幽州,命燕州司马王安德巡渠通塞,采购木料造船,运输军粮。从桑干河运到卢思台(在河北宛平县西)后,因河渠壅塞,不能继续通航,韦挺命将军粮物资卸在卢思台,等待明年春季再运。太宗闻报,非常不满,派韦怀质前去察看。韦怀质回来向太宗报告说:“韦挺不事先察看漕渠,就动工造船,等到了卢思台,方知漕渠壅塞,便把军粮御下贮存起来。韦挺在幽州只知饮酒,不认真办事。”太宗闻报大怒,命将韦挺押送洛阳,罢其官令白衣从军效力。
  贞观十九年(645)四月,东征大军前部李勣攻下蕃牟城(即今辽宁盖牟县),太宗命韦挺率兵镇守,准备再起用他。但韦挺对给他的处理很不满,心中有怨气,在给朋友的信中发泄不满情绪。恰巧他的朋友犯法被拘押,从身上搜出了韦挺的书信。太宗得知,将他贬为象州(故治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刺史。到象州一年多后,卒于任。时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