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顺德人物

薛觉先

[公元1904年-1956年]

薛觉先为[公元1904年-1956年]

  薛觉先(1904~1956)
  薛觉先,原名作梅,学名銮梅,字平恺,广东顺德龙江镇十三坊人,出生于香港西营盘。父亲薛恩甫以办私塾和行医谋生,母亲李氏,酷爱观看粤剧。薛觉先在父亲的私塾启蒙,后就读香港圣保罗英文书院,自幼聪颖,喜好艺术,读书时参加青年白话剧社的演出。“五四运动”期间,他以作梅、佛岸少年之名发表文章,宣传民主和爱国的思想,并参加-和街头演讲。后来因为家境贫困,只得停学谋生,先后当过平民进化学校教员、店员、工人、文员。18岁时入环球乐戏班学戏,拜新少华为师,取艺名薛觉先。19岁随小武朱次伯学艺,不久转入人寿年班,得花旦千里驹破格提拔,担任《三伯爵》一剧的重要角色而成名。20岁起以“唯一丑生”名号在梨园乐班演戏,后到上海拍摄他的第一部电影《浪蝶》。居沪时,用心观摩学习京、越、沪剧和曲艺说唱的艺术长处,回到广州演出粤剧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艺术、北派武技和京剧锣鼓等,并向著名小武靓元亨学习粤剧优秀传统表演艺术和南派武功,南北融汇,使人耳目一新。
  民国18年(1929)至民国20年,他领衔组织觉先声剧团,先后演出《白金龙》、《姑缘嫂劫》、《毒玫瑰》、《胡不归》、《花染状元红》等剧目。该剧团以善演文场戏著称,而薛觉先的唱腔则极为时人所称道。由他主演的《白金龙》,出现空前盛况,竟能连续演夜戏长达10余个月,而观众之挤拥,一如往昔。薛觉先还在改革化妆、服装、舞台装置和剧场陋习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这个时期,觉先声剧团流动演出于广州、香港、澳门,与马师曾组织的在香港、澳门活动的太平剧团,并立剧坛而均享有盛誉,形成“薛马争雄”的局面,共同为推动粤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从民国21年起,薛觉先在上海开办觉先(后改为南方)影片公司,并与天一影片公司合作,拍摄了《白金龙》、《璇宫艳史》、《毒玫瑰》等影片。同时,向京剧名伶林树森、陈鹤峰学演红生戏和须生戏,曾以《古城会》、《月下追贤》两出京剧参加上海伶界联合会筹款义演。民国24年,薛觉先赴南洋考察电影和粤剧,在吉隆坡加入伦敦“国际哲学科学艺术学会”,获得了M·S·P荣衔。翌年,他组织觉先声剧团赴新加坡巡回演出,编印散发了《觉先集》,表述他的开放的戏剧观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抱负。由于薛觉先在艺术创作中成就卓著而享有很高声誉,于民国26年被公推为八和戏剧协进会理事长,任职期间创办了八和戏剧学校和八和子弟学校。
  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件发生后,他在舞台前沿挂出写着“当娱乐中勿忘沈案耻辱”的白布,多次在演出中慷慨讲演,鼓动观众爱国雪耻。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经常为支援抗日将士义演筹款,在香港、澳门演出《貂婵》、《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等剧目。他在澳门演出《王昭君》时,于王昭君投崖前安排了一段自撰的剧词,借古喻今,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民国30年香港沦陷,他曾-演出,但很快就摆脱日军监视而潜回内地,公开声明“脱离敌寇羁绊返国服务”,与其妻唐雪卿重组觉先声剧团,流动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香港,因流离颠沛而患病,但间中仍抱病演出和拍电影。
  1950年回广州演出,当选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54年举家回广州定居,参加广州粤剧工作团,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先后演出《闯王进京》、《宝玉怨婚》、《龟山起祸》、《盘夫》等剧目。1955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当选中国民主同盟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同年在广东省戏剧界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戏剧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
  薛觉先的演艺全面,戏路宽广。他早年学丑行,后以文武生成名,又能反串女角,兼演红生,故人称“万能老倌”,但以扮演风流儒雅、潇洒俊逸的小生最享盛誉。他对粤剧艺术勇于创新,在艺术实践中,善于吸收京剧、昆剧、电影、话剧的长处,为我所用,对于丰富粤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提高唱、做、念、打的水平和净化舞台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薛觉先的艺术造诣全面而精湛,他的表演力求南北结合,方圆并济,故而显得干净洒脱、精炼美观。他总结出“面紧心松”的表演经验,主张在对角色具有丰富内心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面部表情和身段动作去创造人物形象,内心和外形互相结合、促进,才能做到形和神的兼备与一致。他的唱腔艺术的成就也很高,发声能掌握气度分寸,断连得体,高低自然;行腔注重循字取腔,显得精炼而优美;善于运用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去表达人物感情,突破曲调原来的板眼、句格而创作新腔(如长句二流、长句滚花、长句二簧),还在梆、簧板腔中加插小曲(如倦寻芳、寒关月等),并使二者融为一体。薛觉先在艺术上自成一家,人称“薛派”,粤剧文武生学习薛派者甚众,均尊称薛觉先为“一代宗师”。
  1956年10月30日晚,他在广州演出《花染状元红》,突发脑溢血,但仍坚持演完和谢幕。演毕送医院救治,于31日逝世。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