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邢占清

邢占清为

  邢占清 (?-1933),字魁九。辽宁省人。早年投张作相部当兵,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1931年"九一八"时,任东北军步兵第二十六旅旅长,下辖三个团,
  抗战经历
  邢占清,字魁九,奉天省(今辽宁省)人。成年后投张作相部当兵,受到器重。张作相任奉军第二十七师二十七团团长时,任邢占清为连长。张作相任第二十七师炮兵第二十团团长时,又把刑占清带到炮兵团,委以第三营营长。 1925年郭松龄反奉时,邢占清升任张作相军团第十旅第三十九团团长,驻守山海关。在万家屯一役中,邢占清作战勇敢,率部突破郭军防线,同时按照旅长李杜的以攻心为上的策略,逼使郭军一部投降,避免了双方大量伤亡。战后,张作相军团撤往连山。郭军乘气候突变,渤海封冻,越海面从侧翼猛攻奉军,袭击得手,占据了连山到营盘的铁路线。张作相军团只好再撤往新民。邢占清团随同第十旅掩护全军团撤退,保证了军团的从容转移。最后,在新民一役,邢占清团奋力攻下军事要地西高台子,配合友军全线击溃郭军,迫使郭松龄弃营出逃,后在新民老达房被擒获处死。
  张作相坐镇吉林后,擢升邢占清为旅长。东北军改为旅建制后,邢占清被委以步兵第二十六旅旅长,下辖3个团,其中一个团驻横道河子,一个团驻一面坡,旅部和另一个团驻哈尔滨,负责哈尔滨和哈东地区的防卫。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代理张作相主持吉林省军政的参谋长熙洽拱手把吉林省城献给日本侵略者,还派亲信金名世赴哈尔滨,加紧叛国投敌活动。时哈尔滨及其 驻有丁超的二十八旅(丁超又兼任滨江镇守使和哈绥路护路军司令)、邢占清的二十六旅和赵毅的二十二旅(驻双城)。丁超表示不同熙洽合作,却与日本侵略者暗中接触,有独树一帜之意;时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的张景惠则早同日本侵略者达成默契。邢占清部下的参谋长王乃正等一些年轻军官抗日热情很高,对邢占清有所推动。但邢部驻在哈尔滨的只有一个团,团长宋文俊又倾心于熙洽,驻横道河子的六七五团团长赵秋航也是迟疑观望,不敢言战(宋、赵二人后来均附逆)。在此局面下,邢占清只好按兵不动,静观事态。
  熙洽虽经一番活动,但驻哈军官一直未明确表示附逆立场,于是遵照日本人的旨意,下令撤销邢占清的二十六旅旅长职务,改委宋文俊接任;又令丁超交出滨江镇守使一职,由马锡麟接任,丁超的二十八旅必须3日内移防阿城。同时,命令于琛澂督率5旅之众向哈尔滨进犯。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依兰镇守使兼二十四旅旅长李杜、吉林省军署卫队团长冯占海率部挺进哈尔滨市郊,倡议打一场守土保民的自卫战争。邢占清热烈响应,积极组织部队开赴前线,配合李杜、冯占海等部击溃了来犯的于琛澂伪军,取得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的胜利。
  1932年1月31日,在哈抗日将领李杜、丁超、冯占海、邢占清、王之佑、赵毅等人召开吉林自卫军成立大会,公推李杜为吉林自卫军总司令,丁超为中东路护路军总司令,邢占清为吉林自卫军中路副总指挥。会后,邢占清参加了由李杜领衔发出的抗日讨逆通电,决定效命疆场,尽军人守土保民之天职。
  同年2月3日,日军集中3个旅团的兵力和飞机、坦克、重炮,大举进犯哈尔滨。邢占清奉自卫军总司令部的命令,率领两个团在哈尔滨南岗一线设阵阻敌。邢占清亲临前线指挥,鏖战两日,歼灭日军一部,击落1架日机。但终因部队装备低劣,日军火力凶猛,二十六旅损失严重,不得已撤出阵地。2月5日,哈尔滨沦陷,邢占清率部撤往哈东,驻夹信、元宝镇一带。
  3月初,日伪军联合进犯哈东,邢占清亲率二十六旅官兵在珠河一线与敌展开大战,多次予敌以重创。但前敌总指挥王之佑却为保存一己之实力,热衷于谈判,竟自赴哈,结果被扣押,旋即降敌。这样,设在延寿的前敌总指挥部不战自溃,对珠河构成直接威胁。邢占清只好率部撤出防线,开往下江的土龙山、太平镇、悦来镇一带驻防。
  1932年4月,吉黑自卫军决定联合-哈尔滨,出动三路大军向哈尔滨挺进。邢占清被委以中路军副总指挥,督四旅之众沿大小罗勒密、方正、夹信一线进击珠河,扫除-哈尔滨的障碍。中路军誓师出发后,沿途受到各民众武装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与支持。4月29日,中路军开始猛攻珠河县城,经半日激战突入城内,歼敌大半。但残敌缩进城西南的何公馆院内,凭借高墙和四角炮台顽抗。另有一部日军据守珠河车站,形成对峙局面。邢占清会同中路军总指挥杨耀钧及各部指挥官商议,决定集中全军炮兵火力,攻击两个据点。最后,终于拔下这两个据点,整个战役歼灭日军200余人,伪军1000余人,生擒伪军500余人,但中路军也伤亡近2000人。珠河县城攻克后,冯占海的右路军也攻下宾县城,吉林自卫军对哈尔滨构成攻击之势。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消息,吉林自卫军大本营所在地依兰被日军偷袭失守。这样,前方大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正面之敌又乘机组织兵力反扑,日机也飞来狂轰滥炸,中路军粮弹两亏,处境维艰。至7月初,杨耀钧、邢占清率中路军撤回吉林省东北部地区,邢部驻扎勃利。
  依兰失守后,李杜在梨树镇重建吉林自卫军总司令部,因邢占清抗日坚定,特委邢占清为副总司令兼暂编第一师师长,整训部队、屯积粮草,准备迎接更大的战事。当年秋,日伪军集中力量击溃马占山、苏炳文等部后,回师进犯吉林自卫军驻地。自卫军各部节节抵御,终于不支。1933年1月,李杜从虎林越界入苏。接着,杨耀钧、邢占清也率部进入苏境。
  此时代理张作相主持吉林省军政的参谋长熙洽投降日本侵略者,还派亲信金名世赴哈活动,加紧叛国投敌。但邢占清、赵毅等表示拒绝与熙洽合作。时为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则早同日本侵略者达成默契。邢部下的年轻军官抗日热情高涨,对其有所推动。此时依兰镇守使兼二十四旅旅长李杜、吉林省军署卫队团长冯占海率部挺进哈尔滨市郊,倡议打一场守土保民的自卫战争。他热烈响应,积极组织部队开赴前线。1932年1月31日,在哈抗日部队成立吉林自卫军,他被推为吉林自卫军中路副总指挥。2月3日,亲自率领两个团在哈尔滨南岗一线设阵阻敌,鏖战两日,歼灭日军一部,击落一架日机。但终因部队装备低劣,日军火力凶猛,二十六旅损失严重,不得已撤出阵地。2月5日,哈尔滨沦陷,他率部撤往哈东,驻夹信、元宝镇一带。4月,吉黑自卫军决定-哈尔滨.他被委任中路军副总指挥,攻打珠河一战,歼敌日军200余人,伪军1000余人,生擒伪军500余人。但中路军也伤亡2000余人。后因粮弹两亏,中路军撤到吉东。
  1933年7月,率部进入苏境,后辗转进入新疆,驻扎伊犁等地。时值马仲英、张元培引兵进犯新疆,新疆督办盛世才驱使东北自卫军上阵卖命。他亲历外患欺凌之苦,深感内战误国误民,因此周旋其问,劝双方停止内战。是年冬,马仲英、张元培兵败,其溃兵转而加罪于他,将其杀害。
  吉林抗日军
  1931年9月,身为东北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的冯占海,劝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抗日未果,愤然将部队带到永吉官马山,在一个叫老营盘的小镇上誓师,向吉林省各界发出抗日通电,举起抗日大旗。
  冯占海收编了宫长海、姚秉乾等抗日义勇军,被张作相任命为吉林省警备司令兼混成新编第一旅旅长,全军拥众15000余人,成为吉林境内的一支抗日劲旅。之后又联合李杜、丁超、王之佑、赵毅、邢占清等人,成立吉林自卫军 ,推李杜为总司令,冯占海为副司令,经历了拉林遇险、哈尔滨保卫战、双城阻击战、桶子沟救援战等大小战役,给日伪军沉重的打击。 经历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 (公元1931年)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
周柏年 (1880~1933) 浙江省湖州南浔
关冕钧 (1871~1933) 广西自治区梧州龙圩区
林俊廷 (1876~1933) 广西自治区防城港上思县
王却车 (1902~1933)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
林惠元 (1907~1933)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
范浚 (1902~1933)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
+ 更多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