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通州区人物

邢德荣

[公元1928年-1946年]

邢德荣为[公元1928年-1946年]

  邢德荣,1928年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觅子店乡纪各庄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邢宝林,是个勤劳精明的农民,靠着一双勤劳的手,日子过得还算殷实。他的愿望就是让孩子们读点书,识点字,长大了去闯闯天津卫。1935年,邢德荣背着书包进了纪各庄的学校。刚上了一年多,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军大规模侵略华北。通县是日军从天津往北平运送兵员、弹药、给养的要道,纪各庄离公路仅二公里多,日军常来骚扰,学校-关门,邢德荣只得辍学回家。他恨透了日本人。
  随着战事的发展,鬼子、汉奸来村里的次数越来越多,拉夫派款,要吃要喝,奸污妇女,无恶不作。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邢德荣小小年纪就挥着菜刀对父亲说:“叫上叔叔大爷们,一块儿去杀日本人!”父亲邢宝林赶紧夺下他手里的菜刀:“人家有洋枪,有洋炮,咱们老百姓怎能打过人家?熬着吧,苦日子总会有头。”
  1938年7月,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挺进冀东,极大地激发了当地人民的抗日热情。冀东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24县的抗日-。后来-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抗日的星星之火很快在冀东燃烧起来,各村组织了民兵。八路军、游击队在战斗中成长,鬼子汉奸在平津公路上挨黑枪、吃地雷、遭伏击的事经常发生。鬼子、汉奸急了,为保住这条从“满洲国”联系华北的要道,开始大规模地拉夫到公路两侧挖“防共沟”,筑“防共墙”。纪各庄的党支部秘密通知大家:“尽量不出工,出工磨洋工。”
  一天晚上,邢德荣听一个小伙伴说,今晚村里民兵们要去破沟、破路。他很兴奋,赶紧去打听消息。后半夜,他估摸时间差不多了,从炕上爬起往外走,在院里正好碰上父亲。邢宝林问儿子:“深更半夜起来干什么?”邢德荣支吾着说:“天太热,睡不着,溜达溜达。”父亲说:“别溜太晚了,明天还得下地。”
  邢德荣答应了一声,直奔村西,到大槐树下一看,果然已集合了不少人。他赶紧从附近院里借了把铁锨,混入人群中。一会儿,大队人马出发,蹑手蹑脚地直奔公路防护沟。到了那里,有的拆工事,有的破公路。邢德荣白天早已看好了地形,拆得最快。一会儿工夫,两座工事被拆得七零八落。干到拂晓,任务完成,邢德荣临走时才发现褂子不知在干活中扔到哪里去了。他正低头寻找之际,一个人将他的褂子给他披在肩上。他抬头一看,不料竟是父亲。父亲笑笑:“这件衣服丢了,咱们要掉脑袋呵!”
  邢德荣又高兴,又不安:“爸爸,你也来了?”
  爸爸亲切地拍拍他的头:“打鬼子,保家乡,俺也不能落在你后面哟!”
  一句话说得邢德荣高兴地蹦起老高。
  黑夜,村里经常过八路军、游击队和伤病员。邢德荣只要知道了,总要跑去帮忙。他帮助八路军、游击队和伤病员烧开水,抱谷草,送门板,有时还缠着他们讲故事。194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十七团一个连在村里稍事休息后要去罗庄,需要一个向导。邢德荣主动向村长请求:“我去带路。”
  村长在黑暗中看他一眼:“你行吗?十多里路呢!”
  邢德荣挺挺瘦小的身躯:“我经常到那边去听大鼓书,粜粮食,准行!”
  连长高兴地握握他的手:“小同志,谢谢你。”
  一句“小同志”,感动得邢德荣眼泪几乎流出来。他把鞋脱下来,往腰上一插:“走吧。”说着,又要去帮助一个矮个战士拿背包。
  矮个战士笑着赶忙拦住他:“别,我自己来,我是老战士了。”
  “老战士!”邢德荣羡慕极了。他带着队伍上了路,一路上疾步如飞,天不亮就赶到了罗庄村边。分别时,“老战士”与他握手道别,还送他一个子弹壳作纪念。邢德荣回到村里,就有了心事:人家才比我高两指,就成了“老战士”,我也要参军。他给爸爸说,爸爸许久才回答:“你参军打日本,咱全家支持,可你还太小,个又矮,等过两年吧。”
  1945年7月,邢德荣参加了三通香联合县三区小队。区小队长高连学发给他一支小马枪。邢德荣高兴极了,学文化,学政策,苦练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很快成了一名合格的战士。在几次掩护破路、运粮行动中,都0地完成了任务,多次受到表扬。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邢德荣和广大抗日军民一道,兴高采烈地欢庆历时八年的抗战赢得最后胜利。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消极抗战、积极-的国民党蒋介石却打定主意,要抢夺抗日胜利果实,维持其-统治,把中国人民重新推入黑暗的深渊。他们命令八路军“原地待命”,授意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同时,在美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利用空运、海运及陆地进攻等方式,强占了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企图打通同蒲、平汉、平绥、津浦各铁路线,分割解放军,尔后实施大举进攻。为帮助国民党军队达到这一战略目的,美军派遣九万多人陆续在塘沽、秦皇岛以及青岛、上海等地登陆,协助国民党军队侵占战略要地。处于津、京、唐三角地带的华北抗日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针锋相对,准备对付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及美军。
  日伪时期的残余特务队一四一八部队转眼间变成了“维持治安队”。为控制京津公路,他们数次出来骚扰,向路边群众开枪。挂星条旗的美国军车也时常张扬而过。安平村村民几次受日伪残余部队的骚扰,县大队和三区小队于1946年7月27日来到安平村边埋设地雷。正在挖坑时,邢德荣突然喊道:“美国鬼子汽车!”说着,扔掉铁锹拿起枪。
  “准备战斗!”队长一看美军来势凶猛,赶紧下命令。
  就在大家纷纷扔掉埋雷工具拿枪时,两辆车上的美军用卡宾枪、冲锋枪对准我县大队、区小队猛烈扫射。邢德荣趴在地上,被敌人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来。队长见敌强我弱,且我准备不足,更重要的是没接到上级的命令,只得大声喝道:“快撤!快撤!”
  大队迅速下沟隐蔽。邢德荣刚下沟,就听到战士小胡“哎哟”,一声蹲在地上。大家顺着沟往东跑,跑了两步,邢德荣见小胡没跟上来,知道他负了伤。他又跑回去扶起小胡,架着他往回跑。小胡满腿是血,痛得直咧嘴。邢德荣累得满头大汗,嘴里仍鼓励着:“坚持一会儿,进村就好了。”
  县大队、区小队撤到安平镇后,美军一边扫射,一边追来。邢德荣伏在院墙后,红着眼对县大队队长张凤生吼道:“打吧!”
  张队长双眼喷火,吼了一声:“没有接到上级命令,怎么打?撤!”
  美军追来,向安平镇汽车站、票房一阵扫射,打了一会,见没回声,才耀武扬威地开走了。
  县大队、区小队撤到了冈各庄,当晚便派人向分区、地委请示。第二天,派去的人捎回了分区、地委的命令:对于任何侵犯解放区、射击我队伍的武装人员都可反击。命令传达后,大家情绪激昂,纷纷请战。邢德荣举着擦亮的子弹说:“不管是日本鬼子、美国鬼子,谁要侵犯我们解放区,我们就和他拼!”当夜,县大队、区小队又开回了安平镇,准备迎击美军的挑衅。同一天,进驻安平镇的还有冀东军区十四军分区的第三十六团五连。
  7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县大队除留少数人在安平镇警戒,大部分人员和区小队一道隐蔽在马路东的青纱帐里。准备打伏击。大约11时,美军陆战队11辆军车载着全副武装人员百余名,向安平镇驶来,尔后向我汽车站开枪。在汽车站内警戒的战士立刻还击。经短暂接火,我警卫人员跑出车站,进入路东青纱帐,意欲引敌追赶,予以打击。
  路东100多米的青纱帐内壕沟里,邢德荣和战友们伪装隐蔽,严阵以待,只等美军追近。邢德荣小声嘀咕着:“美国大鼻子,快来吧,快来吧……”
  美军可能是胆怯,跳下汽车后没来追,而是纷纷爬到马路西侧,向东边青纱帐猛烈射击。他们万万没想到,第三十六团五连就埋伏在马路西几十米的青纱帐里。连长李庆春一看美军背对着自己,大喝一声:“打!”五连各种火力齐发,手榴弹像黑老鸦一样向美军飞去,烟雾中美军东奔西窜,血肉横飞。混乱之中又连滚带爬过了马路,从东往西打。县大队长张凤生一看美军背面对着自己,立即下令开火。邢德荣向着敌人开了几枪后,又匍匐前进,向美军抵近,接连投出三枚手榴弹,每甩出一颗手榴弹,都听到了敌人的惨叫声。
  敌人第一辆军车的重机枪开始猛烈射击,附近的小树被打断了,玉米棵被打得东倒西歪。我军进攻受阻。县大队机枪连连长带着几个战士,从玉米棵下隐蔽向敌军车摸去。邢德荣知道这是去夺重机枪,赶紧开枪掩护。刚开了几枪,发现另一辆军车上爬回去几个美军士兵架上轻机枪扫射,向东边县大队、区小队打了几个-,见西边五连进攻猛烈,又掉转机枪向五连射击。邢德荣见有战机,对战友武振国和于起明说:“夺鬼子机枪!”两个人点点头,跟着邢德荣,成“品”字形小组进攻队形冲去。
  快到马路边时,从一个废井坑里“哒哒哒”射出一串子弹,几乎把邢德荣帽子打飞。原来,三个美军士兵躲在坑里射击,武振国、于起明胳膊、腿先后负伤。这时,本班神枪手姚明信前来助战,他打了几枪,邢德荣扔出一颗手榴弹,坑里美军再没动静,几乎同时毙命。
  邢德荣不顾一切地跑上马路,迎着敌方和我方的枪弹攀上了敌人的汽车。敌机枪手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邢德荣一把抓住机枪的枪管,高吼一声:“拿来吧!”把机枪从敌人怀中夺过来。然后抱着机枪,滚到汽车下。敌人被吓呆了,好大一会儿才明白过来,嘴里“嗷嗷”地叫着,又扔手雷。
  邢德荣的手被炸伤,衣服、帽子冒着烟,但他全然不顾,一心要把夺来的机枪交给战友。他滚着、爬着返回玉米地。当离玉米地还有几米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他用力爬了最后两步,把机枪用力往前一推,无力地低下了头。县大队的战友们端着刺刀,抓着手榴弹向马路上冲去;五连的战友们在军号声中冲上马路,与敌人展开肉搏。敌人被打垮了,11辆军车或被打坏或被烧毁,只有一辆车逃回天津,留下的是60多具美军尸体……
  邢德荣被送回村里安葬,乡亲们为这位年仅18岁的英雄送行。他的父亲邢宝林怀着悲痛的心情,安详而镇定地对乡亲们和部队上的人说:“杀敌保国,这是免不了的……”
  (李金明)
  
同年(公元192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