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三明市> 建宁人物

谢镇茂

[公元1914年-1989年]

谢镇茂为[公元1914年-1989年]

  谢镇茂(1914.3~1989.10),溪口乡桐源村人。出身中农家庭。其父民国20年曾任乡苏维埃主席、区苏维埃粮食部长。谢幼年读过私塾,小学文化程度。解放初,任村贫协会主席。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74年卸任。
  桐源村离县城8公里,交通方便,土地平坦、肥沃,50年代起就常有农业技术干部驻村。谢镇茂虚心听取农技干部意见,带领村里农民科学种田,使该村年年获得粮食丰收,成为县内农业战线第一个先进典型。
  1963年3月,谢镇茂赴上海出席华东农业生产劳动模范会议,被授予华东地区劳动模范称号。
  1966年,桐源大队在县内率先购买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3台,谢镇茂带领社员进行机耕作业,带动了全县机耕生产的发展。此后,他又带领社员进行播种、育秧、制种等多项试验。1971年,谢镇茂和农业科技人员一起,采用杂交育种法,先后培育出抗病能力强的杂交新品种“桐源1号”、“桐源2号”。1973年12月,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在建宁召开的“全区农业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曾经推广农业科技干部在桐源大队试验成功的播种、育秧“六对口”新农艺。
  桐源大队是县内最早实现粮食生产跨《纲要》的大队,大队将增产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1964年,桐源大队寒坡岭2个生产队实现户均售粮超万斤。大队粮食征购任务始为30多万公斤,随着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征购任务也不断增加,至1985年已达93万多公斤,全村人均售粮664公斤,户均售粮3396公斤。直至1989年,桐源一直都是全县完成征购任务最多的村。
  谢镇茂卸任时年过花甲。在卸任后的两三年内,他仍参与大队领导工作。此后又被县农业局聘为农业技术顾问。1979年,桐源大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优异成绩荣获国务院嘉奖,继任的支部书记赴北京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会议。
  谢镇茂任职期间,对县或公社下队的干部接待简单,他一般不陪客进膳。他去邻近的马源大队检查生产,仍回家吃饭。他的补贴工分,年终由大队和生产队干部评议确定,不超过社员中等劳力的收入水平。
  谢镇茂廉洁、正派,在大队社员中有较高威信。“文革”初期,许多地方-泛滥,-成风,但无人敢在桐源开设场。
  1989年10月,谢镇茂病逝在家,县、乡两级领导赴桐源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