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人物

谢德荣

[公元1947年-1990年]

谢德荣为[公元1947年-1990年]

  谢德荣,1947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64年3月,刚满17岁的谢德荣放弃了升学、找份好工作的机会,毅然报名当了警察。在当时的一幅照片上,谢德荣题道:“平凡的人,特殊的心,革命熔炉出真金;不怕枪林弹雨,无惧万弩穿心,要忠实为革命献身。”表达了他要为革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崇高境界。20多年来,他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警培训后,谢德荣当上了一名交通警察。那时在广州市的马路上,虽然车辆、行人不像现在那么拥挤,路面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但交通管理工作也十分辛苦。谢德荣决心以三尺岗台作为人生的支点,认真为人民站好每一班交通岗。他每天早上6点多就上了岗,连吃早饭都在路上赶,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成天面对单调、枯燥的车流、人流,谢德荣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为了管好交通,他还主动学习城市交通管理学,熟记每一项交通处罚规章制度。在一次交通指挥和管理知识考核中,夺得了全市交警系统第一名,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广州同全国一样,刑事犯罪案件开始大幅上升。谢德荣主动向组织申请,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刑侦一线工作。
  10多年的-生涯,在战友们的记忆里,谢德荣是一员难得的虎将,留下了许多冲锋在前,无惧无畏,勇斗歹徒的感人事迹。
  1981年的一天,群众举报发现一名越狱犯。谢德荣和战友赶到现场时,只见那名逃犯手舞一把锋利的菜刀,狂叫“谁上来就砍死谁”。谢德荣冒着危险,第一个冲上前,使出擒拿本领夺下了逃犯的菜刀,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将这名嚣张一时的逃犯擒获。
  侦破案件不单纯是追捕、缉拿凶犯。特别是对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往往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勘查、访问、调查、取证工作。1988年4月4日,广州市北城酒店发生一起台湾同胞被杀案。由于案犯作案手段十分隐蔽,几次勘察现场都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谢德荣不灰心,在第六次勘察现场时,细心的谢德荣从现场纸篓的废纸屑中,拼凑出一张饭菜票。谢德荣顺着这张票证深入调查、访问,一连八天不休息,终于侦破了这起影响恶劣的案件。抓获疑犯四名。为此,谢德荣受到了广州市-的嘉奖。
  1989年8月,广州市三元里发生一宗凶杀案,刑侦处得到消息,犯罪嫌疑人躲藏在增城县(现增城市)新塘镇江宾旅店。谢德荣自告奋勇与白云区公安分局-队的同志一起奔赴新塘。在旅店摸查时,谢首先发现犯罪嫌疑人。面对身材高大、身藏利器的凶徒,他毫不畏惧,勇敢地扑上去同凶徒展开搏斗,搏斗中谢德荣的胸部被打伤,呼吸困难。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硬是给疑犯扣上了手铐。
  1989年12月,根据举报,谢德荣同战友一道前往黄埔发电厂缉拿在山西太原市杀人后潜逃来穗的张某。围捕过程中,张犯跳墙逃窜,被守候的谢德荣追上,两个人扭打在一起。搏斗中,谢德荣的鼻梁骨被张犯打伤,血流如柱,眼冒金星。但他强忍伤痛,扭住张犯不放,直至战友们冲上来将其制服,而鲜血却染红了谢德荣的衣衫。
  在同刑事犯罪分子一次又一次的搏斗中,谢德荣总是英勇无畏,奋不顾身,有一种“不斩楼兰誓不休”的英雄气概。仅从1987年至1990年的三年间,谢德荣就参与破获重大刑事案件314宗;与战友一道抓获刑事犯罪分子127名(其中杀人犯八名),由他亲手擒获的案犯有46名(其中杀人凶犯五名);此间,谢德荣因与案犯搏斗负伤七次;先后三次受到广州市-的嘉奖。
  谢德荣不但在工作上是一员虎将,在生活作风上也是一位朴素、廉洁的楷模。他永远牢记那句古训:“有欲则堕,无欲则刚。”
  有一次,谢德荣接手处理一宗伤害致死案,该案主犯的亲属是一位新加坡商人,很富有。这位商人通过中间人给谢德荣递来信息,只要谢德荣办案时能网开一面,愿出20万元人民币作酬金。谢德荣当时即一口拒绝了。
  他曾在一篇给组织的思想汇报中这样写道:“钱对我来说并不显得很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洁净。通过不正当渠道虽然能使人富有,但却失去了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廉洁。”谢德荣把朴素、廉洁、无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由于工作关系,谢德荣同一些服务行业的领导很熟悉,但他却从不利用这些关系捞便宜、图方便。一次,他到流花宾馆执行任务,到了吃饭的时候,宾馆的负责人请他上酒楼,谢德荣却婉言谢绝了。自己掏了15元钱,在职工饭堂买了一个“盒仔饭”吃。
  谢德荣也从不讲究穿戴,追赶时髦。他就是这样信守着一个“廉”字,洁身自好,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1990年6月8日,广州市-刑侦部门获悉,前不久在从化县(现为从化市)持枪抢劫摩托车并开枪拒捕脱逃的重大犯罪嫌疑人赵汝桂(男,29岁,某厂铸造工),已潜回其在市郊高镇铁路局配件厂的宿舍。案情就是命令,正在单位值班的谢德荣主动请缨,参加缉捕赵犯的战斗小组,与战友杨嘉峰、梁伟雄、黄伟国等七名-火速赶赴高镇。
  9日凌晨,围捕赵汝桂的行动开始。谢德荣等在保卫部门的同志带领下,迅速冲入赵家,但未发现赵。-问赵妻:“你丈夫在哪里?”赵妻答:“去了公厕。”
  为防有诈,战斗小组兵分两路:杨嘉峰等三人前入距赵家20多米的公厕搜捕,谢德荣等留在屋内继续搜查。
  谢德荣搜索到洗澡房时,突然发现门后黑暗处有一条黑影蠕动了一下,即呼叫:“有情况!”并机警地闪到一边。
  此时正在房内搜索的-梁伟雄、黄伟国闻声向着洗澡房冲来。早有准备的赵犯凶残地向冲进来的梁、黄两-连三枪,两-被击倒在地。
  为保护战友的生命安全,力擒凶徒。谢德荣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扑向前拦腰将赵犯抱住,并奋力欲将其摔倒。但由于赵赤膊汗滑,加上身高体壮,未能将赵摔倒。赵趁机朝谢德荣的手臂连开了两枪。
  鲜血,染红了谢德荣的衣袖,一阵钻心的疼痛使他感到眩晕。但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他松手,凶徒就会脱逃,战友的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想到这,他忍着剧痛,将赵犯死死抱住。
  丧心病狂的赵犯见挣脱不了,再次举枪射向谢德荣。罪恶的子弹从谢德荣的左肩穿进,穿透了肺部、肝部。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谢德荣仍竭力拖住赵犯的腿,被赵犯拖着走了三米多。由于创造了战机,闻声赶来的-将赵击伤,随后将其捕获。
  谢德荣由于伤势过重,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心脏停止了跳动。
  噩耗传来,谢德荣生前的领导、战友以及广州市的许多群众无不为失去一名优秀的公安战士而悲恸。人们纷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寄托着对英雄的哀思,祭奠着一个伟大而高尚的英灵。一位香港同胞在报纸上得知谢德荣牺牲的消息后,手捧一束鲜花和500元港币来到谢生前的单位,要求代他转交给谢德荣的亲属,以表达对英雄深深的敬意。在英雄的遗像前,一位80多岁的老人掩泣深情地说:“阿荣(谢德荣),你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根据谢德荣生前的表现,1990年6月15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分别追认其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称号。同年7月7日,-发布命令,追授谢德荣为“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在命令中称赞谢德荣“表现出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肖瑞良)
  
同年(公元194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