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人物

萧俛

[唐]

萧俛为[唐]

  萧俛(生卒年不详),字思谦,中唐后期大臣。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唐玄宗时宰相萧嵩的曾孙。德宗贞元七年(791)与令狐楚、皇甫镈同榜进士,宪宗元和初年登贤良方正制科,拜右拾遗,迁右补阙。六年(811)召为翰林学士,九年,改驾部郎中、知制诰。他与张仲方相交甚密,张因反对宰相李吉甫获罪,他受株连,被罢学士,降为太仆少卿。十三年(818)十月,皇甫镈拜相,以同榜之谊,推荐他任御史中丞。十四年,令狐楚拜相,与皇甫同向宪宗保荐萧俛,自此晋阶朝议郎、飞骑尉,袭徐国公。
  元和十五年(820)正月,穆宗李恒即帝位,皇甫镈被罢相位,令狐楚极力推荐萧俛,穆宗拜俛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当时穆宗将杀皇甫镈,萧俛托宦官在皇帝前好言解救,方改贬崖州。八月,萧俛转门下侍郎,仍同平章事。十月,吐蕃军攻泾原(今甘肃平凉市),穆宗召宰相共议战法,俛说:“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得已而用之。以仁讨不仁,以义讨不义,先务招怀,不为掩袭。古之用兵,不斩祀,不杀厉,不擒二毛,不犯田稼。安人禁暴,师之上也。如救之甚于水火。故王者之师,有征无战,此必胜之道也。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穆宗皇帝好酒色,不知兵法,很赞赏萧俛的观点。
  这年七月,令狐楚负责修建宪宗定陵,因属官克扣工匠工钱,被人揭发,令狐楚被贬,西川节度使王播以重金贿赂宦官和权贵大臣,要求入朝拜相。萧俛正直,反对纳贿,当面向穆宗建议不可拜王播为相。但穆宗昏聩,已经答应,不肯接受萧俛意见。萧俛为此,三次上章辞职。长庆元年(821)正月,罢知政事,守左仆射。
  萧俛在相位一年,非常重视选除官吏。但他和宰相段文昌缺乏深谋远虑,以为幽燕归属,河朔初定,已可太平无事,屡向穆宗建议休兵偃武,提出裁减兵员数额,以密诏命每年减少百分之八。穆宗意在行乐,怠于政事,听取了萧俛的意见。这些被裁减下来的兵卒,聚集在山林,芜有生计。当朱克融、王廷凑发动兵变时,这些兵卒一呼而至,叛军声势甚重,一日失地数千里,河朔复乱。朝廷平叛兵员不足,实行招募,乌合之众,一战失利。
  萧俛在仆射位,又三上章辞职,穆宗将他调任吏部尚书。元年十月,改任兵部尚书。长庆二年三月,改太子少保,不久,又授同州刺史。宝历二年(826),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洛阳。
  文宗皇帝即位,授检校左仆射,守太子少师。萧俛以有病恳求辞职,文宗准以银青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致仕。大和八年(834),文宗欲征萧俛辅导庄恪太子李永,他坚辞不受,令弟萧杰赴京退回诏书,文宗命以太子太傅致仕。
  开成二年(831),萧俛弟萧俶授楚州刺史,向文宗朝辞之日,文宗又托俶带诏书和绢300匹,召俛回朝任宰相,但萧俛仍不愿出山为官,终老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