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人物

田鸿宾

[公元1906年-1972年]

田鸿宾为[公元1906年-1972年]

   田鸿宾(1906~1972)奉天(今辽宁)法库人。幼读私塾,后考入县立中学。192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土木科。不久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卫生工程硕士学位。1930年毕业回国,先后在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河北工学院、东北大学等校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痛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随校迁至西北,任西北联大工学院教授。1938年工学院从西北联大分出,与其他院校合组西北工学院,田为西工院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与进步师生一起,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积极参加护校活动。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颁给他“解放大西北纪念章”一枚。
  新中国成立不久,政务院任命他为西北工学院院长。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后历任西安动力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和陕西工业大学校长。
  在担任学校行政领导、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田以身作则,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他常说:“教授不讲课,既不能当好教师,也不能当好院长。”他备课非常认真,讲课深入浅出,很受学生欢迎。在交大任副校长期间,为了搞好教改,他还蹲点到水利系水力学教研组,总结教改经验,而后在全校推广。
  田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除狠抓课堂教学外,更重视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尤其在毕业设计中,他主张要结合生产实际。学校的很多科研课题,就是在直接承担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样做,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培养了年轻教师,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956年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暑假,他应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的邀请,率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和北京钢铁学院的一批教师,前往河西走廊对昌马河流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提出了昌马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方案和河西走廊地下水利用的建议,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赞扬。1957年至1959年,在田的倡导和带领下,根据生产和教学需要,水利系先后派出了成百名教师和数百名学生,分赴陕北、关中、陕南等地支援地方水利建设。其后,又通过学生毕业设计,承担了诸如黄洋河水库、石头河水库、大峪水库等十项水利电力工程的设计任务,推动了陕西各地的水利水电建设。
  田对黄河治理和三门峡水电站建设也十分关心。还在1958年,他就参加了由周恩来总理在三门峡工地主持召开的三门峡水电站建设方针研讨会。周恩来在会上还亲自点名听取了他的意见。后来,为解决水库的淤积问题,他坚持底孔排沙方案,并主持成立科研组,进行了改建导流底孔的技术设计与科学实验,为领导部门最终采用重开导流底孔的方案奠定了基础。
  1959年,西安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成立,田任院长兼总工程师。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三门峡截流定向爆破筑坝、盐碱土改良和长江三峡工程的部分试验等几十项重大研究项目,其中有的项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田根据科学发展的趋势和西北地区生产建设的需要,提出综合利用高山雪水、地下水及地表水,发展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的建议,主张跨流域调水和南水北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他主编的《水工建筑物》已出版。
  1972年7月2日逝世。
相关院校:

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王泰吉 (1906~1934) 陕西省西安临潼
陈浅伦 (1906~1933) 革命烈士 陕西省汉中西乡县
亢心栽 (1906~1978) 陕西省渭南蒲城县
杜聿德 (1906~1928)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折多雄 (1906~1974) 陕西省榆林米脂县
+ 更多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
韩光琦 (1894~1972) 陕西省咸阳兴平
张子良 (1905~1972) 陕西省榆林清涧县
董策丞 (1908~1972) 陕西省宝鸡凤翔区
潘自力 (1904~1972)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
李馥清 (1898~1972) 陕西省渭南白水县
耿炳光 (1899~1972) 陕西省渭南澄城县
+ 更多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