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吉林省>

唐瑶圃

[公元1907年-1939年]

唐瑶圃为[公元1907年-1939年]

  唐瑶圃,原名唐吉昆,字瑶圃,曾用名唐九英、姚新一。唐瑶圃是其在依兰时用的名字。唐瑶圃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大兰旗屯(现属吉林省)。民国16年(192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地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在伊通、德惠等地中学任教。
  唐瑶圃从小生长在农村,幼年时就憎恨地主老财,并富有反抗精神。在中学时代就关心国家大事,注意社会问题。为了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他放弃中学教员的职务,考入了吉林大学。民国18年(1929年)入北平弘达学院,在那里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给他指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他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努力学习革命理论,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同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唐瑶圃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革命斗争生涯。
  民国19年(1930年)夏秋之季,唐瑶圃从北平回到东北,于桦川中学任英语教师,与董仙桥一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组织学生和群众进行抗日斗争。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秋,唐瑶圃接受党组织派遣,来到依兰中学任教,开辟党的工作。他是依兰地下党创始人之一。在讲语文课时,选用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呐喊》等著作以启发学生思想,并给学生讲述民族英雄岳飞的业绩,以启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他常和积极进步的学生个别谈心,给他们讲述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革命成功后的情况,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情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一些青年学生在唐瑶圃的启发、教育下提高了阶级觉悟,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在依兰中学建立了党支部。伪康德2年(1935年)8月建立中共依兰县委。唐瑶圃担任了县委的第一任书记。
  伪康德2年(1935年)依兰中学、发电厂、城市街道渔民,菜农中均建起党支部或党小组。在依兰县委领导下共有党员100余人。在城乡广泛发展了救国会、反日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通过党团组织的活动在发电厂和火磨工人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发动工人起来斗争,控制了要害部门,给敌人以很大威胁,在店员和街道群众中,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为抗日部队购买布匹、棉花、食盐、药品等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游击战争,组织共青团和儿童团员,贴标语、撒传单、宣传群众,打击敌人,派党员团员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抗日团体。火热的革命斗争,培养锻炼了一批觉悟高、革命意志坚强的青年学生,经依兰地下党输送到抗联部队和去苏联学习。
  唐瑶圃的革命行动,逐渐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日伪特务机关对唐瑶圃等进行严密监视,随时有被捕的危险。根据这种情况,中共北满省委决定,调唐瑶圃去部队工作,伪康德3年(1936年)12月5日,唐瑶圃化名姚新一,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唐瑶圃到部队后,经周保中安排,在中共吉林省委秘书处工作。除日常要作外,还担任《救国日报》和《前哨》编委主任和主笔,后任省委秘书长。当时生活环境极端艰苦,除了完成繁忙的任务外,他还在三道通(今林口县)山沟里,亲自动手带领同志们盖房子和开荒种菜。为适应山区生活和战斗需要,他向同志们虚心学习山区行动和生活经验;刻苦练习射击技术。他关心干部、战士的成长,亲自编写教材,在密营篝火旁教给战士学习文化,组织同志们学习革命理论。
  伪康德6年(1939年)2月中共吉东省委派他率十余人的小分队,赴方正县境转移省委文件和省委秘书处的印刷物品,胜利完成任务返回总指挥部的途中,于连花泡江西与敌人遭遇。在大量杀伤敌人以后,弹尽无援,小分队全体壮烈牺牲。
  省委和第二路军总指挥部,特派一支小部队,找到他们战斗牺牲的地方。同志们满怀对烈士无比敬仰,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心情,将烈士遗体掩埋在连花泡西岸石崖间一棵苍劲古松下,为了悼念牺牲的烈士,全体同志列队鸣枪表示沉痛的哀悼。 相关院校:

吉林大学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李福林 (1907~1937) 黑龙江哈尔滨通河
孔庆尧 (1907~1943) 黑龙江哈尔滨巴彦
张甲洲 (1907~1937) 著名抗日英烈 黑龙江哈尔滨巴彦
关胜启 (1907~1985)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
纪幼柏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
+ 更多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
刘振中 (1911~1939) 黑龙江哈尔滨依兰
张泰 (1885~1939) 河北省
郑万昌 (1880~1939) 河北省
金文哲 (1911~1939) 朝鲜族
于会辰 (1910~1939) 黑龙江哈尔滨平房
李文彬 (1902~1939) 黑龙江哈尔滨双城
+ 更多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