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富阳人物

孙鲁班

[三国][吴大帝孙权长女]

孙鲁班为[三国][吴大帝孙权长女]

  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人。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公主的胞姐,弟弟兼从孙女婿为吴帝孙亮。初嫁周瑜长子周循,于229年再嫁成为右大司马全琮之妻,故称为全公主。
  孙鲁班和全琮有记载的子女为两个:全怿和全吴(一说全怿非鲁班所生)。
  孙吴中期,她一度权倾一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了吴国政局。
  初嫁周循
  孙鲁班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被称为“大公主”,她的胞妹孙鲁育则被称为“小公主” 。
  黄武年间,孙权为太子孙登聘娶周瑜之女为太子妃,又将鲁班公主嫁于周瑜的长子周循,并拜周循为骑都尉,周循很有当年周瑜的风采,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
  再嫁全琮
  黄龙元年(229年),鲁班公主被再嫁当时迁升卫将军、徐州牧的全琮 ,自此以后,孙鲁班也被称为“全公主”,全琮此前已有长子全绪和次子全寄。婚后孙鲁班又生有全怿及全吴二子。全琮谦恭善谋略,因为尚公主受到孙权亲近,赐予宅第一所,一年四季都有赏赐,与刘基家,张承家并列 。
  嘉禾七年(238年)其母步夫人去世,追赠皇后。孙权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然而全公主和王夫人一向水火不容,公主加以阻止。
  赤乌二年(239年),周瑜次子周胤因为犯罪流放至庐陵郡。全琮曾上表乞求免周胤,孙权答应了请求,不料周胤已经病死。全琮又推荐以周瑜侄孙周护为将。
  赤乌七年(244年)以前,全公主被册封为长公主 。
  姐妹阋墙
  赤乌四年(241年)太子孙登去世,第二年,王夫人之子孙和被立为太子。
  当时,孙和与其弟鲁王孙霸不睦,全公主又担心太子即位后会怨恨自己曾经阻止其母为皇后一事,心中不安,于是全公主夫妇在宫闱与朝堂之上反对太子,声援鲁王。
  孙权卧病在床时,孙和到宗庙为祭祀,孙和太子妃之父张承的弟弟张休的住所靠近宗庙,便邀请孙和到家中,被全公主派人监视看到,于是就说孙和不在宗庙,而是在妃子家暗谋大事 ,又说孙权生病时王夫人面有喜色,因此孙权极为愤怒责骂王夫人,王夫人忧虑郁闷而逝。 王夫人死后,孙和受到的宠信日日减少 。朱公主和其夫朱据却拥护太子孙和,不理会鲁班的想法,于是姐妹之间自此产生了嫌隙 。
  随着朝廷内外大臣分为两派,孙权认为再以孙和或孙霸为储君,会造成国家大乱,遂有改嗣之意 。
  推荐全妃
  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幼子,故此对他特别疼爱。公主因此想依赖孙权爱孙亮的心意,最终将他立为太子。全琮之侄全尚的女儿有容貌且贤惠善解人意,受到全公主的特别喜爱,常常带她一起进宫,就在父亲前称赞全尚的女儿[13-14] ,劝给孙亮纳娶此女。
  赤乌十二年(249年),全琮逝世,由全琮和孙鲁班所生之子全怿嗣爵。
  赤乌十三年(250年),太子孙和被废,孙霸亦被赐死,他的党羽全寄、吴安、孙奇、杨竺 也被一同诛杀。孙权改立孙亮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
  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逝,在他病重期间,感到后悔,曾一度打算再召回孙和,由于被孙鲁班等人阻止而作罢 。
  权倾朝野
  孙亮即位后,全妃被立为皇后,全公主因为是拥立孙亮有功之人,全氏一族当时有五人被封爵,全尚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接替滕胤任太常卫将军,加封永平侯,总领朝政。是自东吴自建国以来外戚中最为兴旺的。 自此,孙鲁班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
  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被诛后孙峻-,当时众人都以之为患,由于全尚之妻是孙峻的姐姐,所以唯有全公主祐庇她 。孙峻素来谄媚侍奉全公主,便将废太子孙和迁移到新都居住,后派使者赐死孙和 (另一原因为诸葛恪曾私下打算迎立孙和为帝 )。
  五凤二年(255年),孙仪等密谋诛杀孙峻,因事情败露,孙仪 。全公主于是说朱公主是孙仪的同谋,孙峻就冤杀了朱公主 。琅琊王妃因为是朱公主的女儿也受到牵连,幸免于难被放归 。
  政变流放
  孙峻死后,他的弟弟孙綝把持朝政。孙亮厌恶孙綝专权,便开始有意追究孙鲁育被害之事。便向孙鲁班询问孙鲁育的死因。全公主害怕说:“我确实不知道,是朱据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说的。“ 孙亮降诏怒责孙綝的亲信虎林督朱熊与外部督朱损当年没有匡正孙峻诛杀孙鲁育的错误。孙綝试图劝谏阻止,孙亮没有听从派遣左将军丁奉诛杀了朱熊与朱损。 自此孙亮和孙綝的矛盾开始白热化。
  太平三年(258年),孙亮私下与长公主、太常全尚、将军刘丞(承)等讨论诛杀孙綝事宜。但谋事不密,被全尚之妻知晓,全尚妻心疼弟弟,于是偷偷向孙綝密报此事。孙綝连夜带兵缉拿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了刘承,率军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又派中书郎李崇带兵进宫,夺取了印玺;逼迫孙亮夫妇离宫,押送到会稽居住;将公主迁徙至豫章郡,全尚则被流放至零陵郡。
  恰逢诸葛诞献出寿春城归附东吴,孙綝使全怿与全端、文钦、唐咨等步骑三万救诞。由于全怿之母孙鲁班在吴国获罪,孙綝又嗜杀无道,全怿侄子全祎、全仪,带着他的母亲和家将数十人渡江,投降了司马昭,并修书劝父全端同降。全怿得书后,便与全端出城而降。其吴中家眷后随后遭孙綝诛戮。自是全氏家族开始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