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福州市> 台江人物

孙朗川

[公元1907年-1969年]

孙朗川为[公元1907年-1969年]

  孙朗川(1907~1969年)
  孙朗川,福州市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十四日生于中医妇科世家。其祖父孙椒藩,是清道光时期的妇科名医;父亲孙石溪是清末至民国初期的杏坛巨臂,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朗川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边在私塾攻读诗、书、经、史,边跟父亲学习中医妇科。
  朗川学完中医妇科各书,掌握祖传妇科精华后,于民国16年(1927年)由祖家善化坊移到台江下靛街独自开业行医。由于他精通妇科,医风严谨,诊治细心,成效快速,远近病者皆慕名求医。他处理危难病症的医术,闻名当时。福州郊区张某每次经来如崩,纠缠日久不愈,朗川耐心诊察后,诊断为劳倦伤脾,冲任亏损,宜补脾益肾,固冲摄血。张某服药数剂,病痊体健,她与家人,感激不已。又如潭某临产阵痛3天,浆、血俱下,胎儿不出,产妇面色惨白,神疲力竭,脉象细滑而乱,舌面少津。朗川诊断因体虚弱,临盆用力过度,血气耗散,浆血枯干,导致难产。亟以送子丹加味,大补气血,增水下胎。是夜即服此药,药到气行,胎儿即产。民国中后期,因医术蜚声海内外,朗川历任福州中医公会理事长。
  1955年,孙朗川受聘为福建省人民医院特约中医师。1958年,任福建省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并兼附属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
  朗川在工作中乐于培养中医人才,出色完成医疗教学与科研任务。他撰有《中药治疗痛经103例的临床报告》,《中药治疗崩漏108例初步总结》,《对紫癜病的认识》等篇论文。出版《妇科经、带、胎、产的症治歌诀》,《孙朗川妇科经验》两本书。历任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福建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
  “文革”期间,朗川被送进学习班,于1969年5月9日,含冤逝世,享年62岁。1978年福建省中医学院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