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人物

韦弘机

[唐]

韦弘机为[唐]

   韦弘机(生卒年不详),亦名韦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唐贞观年间,他任左千牛胄曹参军,奉命出使西突厥,册封同俄设继任突厥可汗,到达今锡尔河川地区。当时西突厥正处于强盛时期,控制着许多西域小国,伊犁河流域是其统治中心。贞观十二年(638)发生内乱,以伊犁水为界,西部另立乙毗咄陆为可汗,和唐朝对立,且与东部的高昌国结盟,阻挡往来西域的商贾,切断了西域东来长安的道路,使韦弘机无法东归,在西域停留了三年。三年中他游历了许多国家,所到之处,裂裳记录了各国的人情风俗和地理物产等。还朝后,他将所记撰成《西征记》一书。唐太宗召他询问西域情况,他将此书呈送皇帝。太宗赞赏他的才干,将他擢为朝散大夫,后累迁殿中监。
  高宗显庆年间,韦弘机任檀州(治所在今河北密云)刺史。这里荒僻,文化落后,百姓无条件读书识字,他便修建学校,自任教师,收学生入校读书,使这里的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显庆五年(660)底,高宗派兵东征高丽。当军队到达滦河时,因雨发生洪水,军队受阻,弘机筹备粮草运到军营,高宗闻报非常高兴,即擢升他为司农少卿。后当他主管东都洛阳营田时,有一宦官违犯法禁,他下令将其拘捕、杖责,事后方报告高宗,高宗赞赏他执法严明,奖他绢50匹,并说:“以后再有违法者,你可尽管处治,不必奏报。”又将他擢升为司农卿。
  高宗李治欲修缮长安和洛阳的寝宫,但财力不足,便找来韦弘机让他想法解决。他说:“我任司农卿10年,节省日常开支,积存了30万缗,可以用来修缮宫室。”高宗命他兼任将作、少府二职,负责修缮之事。仪凤四年(679)正月,他造成上阳宫,该宫位于禁苑之东,东接皇城西南角,面临谷水,北有广阔的苑圃,南临洛水,有长一华里的长廊。高宗和武后见上阳宫修得华丽,周边风光优美,立刻住进上阳宫。
  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对韦弘机的作法不满,找来侍御史狄仁杰商议。刘说:“自古皇帝皆居深宫,不和百姓接触,恐引起百姓埋怨皇帝生活豪华。今将皇帝寝宫建于城外,是不爱护皇帝的作法。”狄仁杰认为,眼前正与吐蕃作战,将士们出生入死,此时却让皇帝如此奢侈,是很不妥当的。韦弘机分辩说:“朝廷百官各司其职,辅弼大臣们为的是加官晋爵,我只是管理后勤的官吏,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刘仁轨、狄仁杰认为韦弘机饰词强弁,他们又不好明着直接议论皇帝,就只好弹劾韦弘机。巧逢韦弘机的家人犯-罪,狄仁杰借机劾奏弘机失察之罪,致韦弘机被免宫。
  永淳年间,高宗去洛阳,召韦弘机去芳桂宫以白衣管理园苑,打算恢复他的官职。在韦弘机未免官前,武后差遣道士朱某“驰传至都,所为横恣,”韦弘机将其囚禁,密奏高宗,高宗命将道士配流边州,武后对韦弘机怀恨在心。此时,高宗欲复韦弘机之职,武后出面阻拦。韦弘机因病而卒。终检校司农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