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南平市> 松溪人物

魏濬

[明][公元1553年-1626年]

魏濬为[明][公元1553年-1626年]

  魏濬,号苍水,松溪县城关人,明万历重臣。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学问渊博,著述甚多。他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从小敏慧,才智超人,四岁能作字对,得到建宁府推官郭子章(①清康熙《松溪县志·人物志》)赏识,把他和晋江县才子苏濬合称“闽中二濬”。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初任户部观政,后升河南清史司主事,奉命监督清理河南、山西两省粮仓,任内革除-污吏,用标准衡器收粮,深受群众拥戴。万历三十七年(1609)朝延赐“清廉宴”嘉奖,并提升他为山西省郎中。后调任广西省提学佥事,主持修造桂林学宫礼器,创办思恩州学。公余常深入山区抚慰瑶、壮等少数民族。不久升任江西按察副使南昌兵备兼管饶九道。当时朱氏皇室淮王在封地私设刑堂强夺民女,专横跋扈,与地方矛盾日益加剧。魏濬到任后,查明事实,先惩办凶犯二人,一王室宗亲,白天公然在南昌大街上抢夺金银,魏濬不顾情面,依法惩办。他还四次写信规劝淮王,(②《松源魏氏家谱》卷一《苍公淮事》。)淮王为他的精诚所感动,终于悔悟改过。万历四十七年朝廷赐“卓异宴”,并提升他为山东布政司参议,同年他带兵驻防青州,整顿军伍,士气振奋确保地方安靖。天启二年(1622)调任湖广按察使,正遇湖南与贵州、四川边境的苗民与矿工发生冲突。魏濬派人疏导,晓谕大义,恩威并施,制止了一场-。
  天启五年魏濬他调任江西省左布政,不久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此时贵州与广西边境又告急,他冒暑巡视边境训练士卒,加强戒备,稳定边境局势。八月他出巡途中,在一座“苍水使者”庙中憩息,见神像面貌衣着酷像自己,知道是当地百姓为他立的生祠。后来,在病中仍感于心不安,对同僚说:“国恩未报,语不及私。”八月二十日病故于公署,终年七十三岁。
  魏濬一生俭朴,乐于救助贫困,奖掖后生。他喜读书勤著述,诗文有盛名,立论精辟,涉猎广博。著有《易义古象通》八卷、《世略》十五卷、《武略》十八卷、《西事珥》八卷、《峤南琐记》二卷、《东粤事文摘》十卷、《纬谈》一卷、《太乙括元》十卷、《方言据》二卷、《黄颔臑》一卷、《峡云阁草》前后集四十卷共11部120余卷。其中《易义古象通》八卷,收录入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总纂官纪昀给皇帝奏章中对这部书的评价是:“论述精辟,有独特见解,研析颇深,非抄袭雷同者能比。”(①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二八易类》34~171页。)
同年(公元155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2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