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三明市> 清流人物

王振邦

[公元1920年-1984年]

王振邦为[公元1920年-1984年]

  王振邦(1920~1984)
  王振邦,清流城关人,民国9年(1920)生。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任福建农学院农经研究室主任,农经系副主任、副教授,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在教学、科研中作出积极贡献。
  民国35年,振邦从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随即进入福建省建设厅经济研究室当研究生。翌年,发表《论当前中国经济的的危机》论文,着力探讨振兴中国经济的途径。民国37年,又在《星闽日报》发表《关于美苏工业生产速率问题》等文。从此,开始农业经济研究生涯。
  振邦亲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目睹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农村经济凋蔽,从而感到振兴中国经济的重任在肩。后与福建地下党密切接触,在实践中他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以实际行动在艰难的环境中经受党组织的考验,于民国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下坚持地下斗争,曾任福建省委建瓯福建公学中队辅导员,继而转战闽西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民国38年4月下旬,受党组织派遣,振邦由福州潜回清流,通过同窗、朋友的关系秘密联络一部分群众和不满国民党统治的县政府职员,在金莲寺成立“十人读书会”,热情宣传解放军的“约法八章”,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为清流的和平解放准备条件。
  1950年8月17日福州解放,振邦随军进入福州,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秘书处秘书。
  1950年冬,美国侵朝战争的战火蔓延到鸭绿江边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奔向朝鲜前线担任英语翻译,直至1953年战争结束回国。
  回国后,振邦又潜心农业经济的研究,一面坚持教学,一面着手翻译苏联、美国有关经济研究的文章,同时针对中国的现实撰写论文。尽管“文革”期间蒙受不白之冤,横遭批斗,但他对党的信念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深入实地调查,以敏锐的目光和观察力撰写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初步探讨》、《发展茶叶与福建先富起来》等文,在学术界获得很高评价。
  振邦是农学院农经系创始人之一,为招揽人才,他不辞劳苦四处游说招聘人才,一些有识之士被他的诚心感动,热情赴聘,使农经系由小到大迅速发展。在教学工作方面,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善于开拓新的思路,而且关心爱护学生,言传身教,深获师生的好评。振邦生活俭仆、作风踏实,从不谋一己之私利,从不炫耀自己,总是以身作则,对子女和家属严格要求。1984年在福州病逝。 相关院校:

厦门大学

  同名人物:
王振邦 (1881~1941) 福建省厦门市 [近现代]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郑超然 (1920~1945)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
吴启江 (1920~1948)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林松青 (1920~1948)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
王佩珍 (1920~1974)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赵泰然 (1920~1990)
+ 更多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
王振标 (1906~1984)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
黄承衍 (1914~1984)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
刘春海 (1886~1984)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
孙兴国 (1908~1984)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
程国才 (1955~1984)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
叶振汉 (1920~1984)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 更多公元198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