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霍山人物

王胜楷

[公元1907年-1947年]

王胜楷为[公元1907年-1947年]

  王胜楷,又名王义楷,字玉金,1907年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上土市乡江子河村。童年在本村读私塾,后在上土市小学和霍山第二高等小学读书。当时“二高”是霍山进步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王胜楷在“二高”学习期间,参与创办了圣人会和新衡书店,积极宣传马列主义。
  鉴于社会日趋黑暗,霍山“二高”进步教师郑普燕决定从传播革命思想、启发群众觉悟入手,来改造社会。1921年,郑普燕在黄栗抄创办了“新衡书店”,作为传播革命思想的阵地。王胜楷积极参与书店的创办工作。这个书店,表面上是为中小学校采办课本、图书和报刊,实际是以经销各种进步书刊为宗旨,不断从汪孟邹在芜湖长街开办的科学图书社购进新书出售。郑普燕、王胜楷等以书店为传播点,联络当地知识界,组织学习座谈,交流学习心得,使进步报刊《新青年》、《向导》以及朱蕴山主办的《平议报》等在越来越多的人中流传。在王胜楷等有志青年的积极参与、推动下,书店业务日益发展,书刊销售和组织学习活动很快扩大到狮山中学和“二高”的学生中去,引导不少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1924年,王胜楷与霍山“二高”学生何云祥、何国耀等,仿柏文尉、-于辛亥革命前利用民间崇拜岳王(岳飞)习俗为掩护,组织岳王会从事革命活动的先例,组织了“圣人会”,联络有志青年,学习新文化,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时在安庆读书的伍淑和假期回乡,为启发同学们的觉悟,反对封建主义,树立革命理想,将“圣人会”改为“平民共觉社”。1925年,在安庆读书的徐育三回到黄栗杪,联合“平民共觉社”和新衡书店的有志之士,建立了黄栗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为霍山西镇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及以后的-奠定了基础。王胜楷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开始懂得中国革命运动应以科学社会主义来指导,应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随后,他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赴安庆师范学校学习。
  1927年,王胜楷于安庆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岳西南乡以教书为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在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王胜楷等一大批在外地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根据党的部署回到家乡,发动和领导群众,把革命运动推向以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为中心的新阶段。王胜楷回到家乡西镇地区,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深入农村,秘密组织农民协会,相继在湖北英山、安徽金寨、霍山燕子河等地发动群众,成立农会组织,到1929年西镇-前,西镇地区农协会员发展到500余人。在农协组织的带动下,农村中的赤卫队、儿童团、妇女会等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不仅成为农民与地主豪绅作斗争的主要力量,而且为武装-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29年11月19日,中共霍山县委成功地举行了西镇-,接着又发动了桃源河-、东北乡-等十几次农民-,王胜楷以高昂的革命热情,积极参加了-的领导与发动工作。1930年4月12日,霍山县首届苏维埃政府成立,王胜楷任裁判兼肃反委员会委员。随后,霍山全境-,成为安徽省红色区域的中心,皖西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胜楷为红色政权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鄂豫皖军民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形势下,1932年5月23日,霍山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在诸佛庵成立。王胜楷由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为县苏维埃政府委员。为巩固苏区,1931年5月,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赤卫军司令部,王胜楷任司令,辖两个团另两个独立营,有长短枪200多支,负责领导全县赤卫军,隶属皖西分特委军委会。为看押、审讯犯人、维持地方治安,县苏维埃政府于10月增设了政治保卫局,下辖一个警卫排,王胜楷任主任并兼任革命法庭庭长。赤卫军、政治保卫局及革命法庭在县苏维埃政府及王胜楷的领导下,在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支援红军作战、开展土地革命、从事经济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和发展,显示了工农-的威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赤卫军不断发展壮大,并分批加入到正规红军中去。西镇-胜利后,在西镇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这是霍山第一次向红军输送革命武装力量。1930年6月,为执行“攻打武汉”计划,强调“一支枪也要集中到红军中去”,霍山地方武装大量被编入中央独立第一师第三团,当时凡有作战能力的游击队、赤卫队员连同武装都集中到独立一师去了,但全县每区仍有赤卫队常备队五个。预备队有一万余人。王胜楷率霍山地方武装,在第一、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对巩固霍山苏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31年1月,皖西分特委军委会成立,独立一师改为教导二师,5月2日编入红四军第十二师,5月5日,皖北军委会成立,着手对各县赤卫军进行整理,规定凡年满18至30岁的男子,除地主、富农及残废者外,均编入赤卫军。霍山凡年满18至40岁的男子都参加了赤卫军。王胜楷率领赤卫军坚持生产,加强军事训练,积极协助红军作战,使赤卫军不断发展壮大。此后又在赤卫军中选拔成立了霍山独立团,辖三个营,1000余人枪。该团配合正规红军,参加了著名的“苏家埠战役”,随后被正式编入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七十五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47年,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骑兵师师长的王胜楷,在攻打阜阳的战斗中,遭敌机轰炸,不幸壮烈牺牲。
  (汤祖祥汤长寿孙 仲)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