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新罗人物

王全珍

[公元1906年-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全珍为[公元1906年-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全珍
  王全珍(1906—1970年),永定县太平区悠湾乡(今新罗区红坊镇悠远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国17年(1928年),王全珍参加龙岩后田农民暴-动,加入由暴-动骨干组成的游击队。民国18年参加红军。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全珍历任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司令部通讯主任,二师司令部侦察通讯主任,一师司令部侦察通讯主任。历经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民国23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直罗镇等战役。
  民国26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抗大队长兼军事教员、第一团第二营营长,后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总部直属政治处教育股股长,冀鲁豫军区第十六团参谋长,鲁中军区警备第一旅司令部作战股股长,鲁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军区教导营营长,第二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全珍赴东北,任东北警备第三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七师参谋长,参加解放战争。民国35年12月起,国民党军集中6个师的兵力,向南满根据地临江地区发动了前后4次大的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军“先南后北”的阴谋,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以运动战、伏击战大量歼敌,史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人称“三纵虎将”的王全珍,英勇善战,率部作战,打出了虎气。民国36年1月,国民党军一九五师向三纵七师阵地发起攻击。王全珍一声令下,憋了数日的七师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其势锐不可当。此战前后19天,三纵各部大小战斗打了40多次,歼敌1700余名。2月,七师由王全珍带领3个团及八师2个团猛追逃敌,歼敌5个营2000余人,击毙敌少将师长何士雄。王全珍所在的三纵七师在“四保临江”战役中,始终担负重任,敢打敢拼,吃苦耐劳,为全战胜利立了大功。民国37年10月,辽沈战役锦州之战开始,王全珍所在三纵七师,不怕牺牲,作战神勇,整个锦州之战,三纵歼灭国民党军1.5万人。紧接着10月26日,辽西决战打响,七师参谋长王全珍周密部署,参加围歼国民党“王牌军”廖耀湘兵团。10月28日,辽西大会战结束,三纵俘获国民党军兵团司令廖耀湘,歼敌1.9万人,七师又立大功。
  民国37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三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王全珍担任四十军一一八师副师长。先后率部参加平津、渡江、衡(阳)宝(庆)、广西战役。此时,王全珍改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五分部副部长,负责四十军后勤供应工作。1950年3月,四十军向海南岛进军,五分部在王全珍等领导下,全力投入繁忙的战前船只准备、后续物资运送工作。经连续作战,聚歼国民党军薜岳部3.3万人,海南一举解放。
  1951年后,王全珍先后担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长、南海舰队后勤部长、南海舰队副司令员。为国家海军的建设及海军现代化身体力行,鞠躬尽瘁。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
  1970年10月,在广州逝世。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